女人要有高级感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01 女人内外兼修,是对高级感的最好诠释 很喜欢杨澜说过的一句话:“没有人有义务必须透过 你连你自己都毫不在意的邋遢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 ,你必须精致,这是女人的尊严。”演员奥黛丽·赫本有 句话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迷人的双唇在于亲切友善的 语言,可爱的双眼是因为它们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苗条 的身材是因为将食物与饥饿的人分享,美丽的秀发是因为 孩子的双手经常抚摸它们,而优雅的姿态来源于和知识同 行。” 女人就像一本书,令人看到后感到舒适的容颜是书的 封面,充满诗情画意的内在则是书的灵魂。赏心悦目的外 表,加上有思想有内涵的内在气质,才是对女人高级感的 最好诠释。 宋美龄一生都优雅从容,她把“美”当成自己最重要 的座右铭,把形象管理作为人生的必修课,从未在这件事 情上有所懈怠。 宋美龄很小的时候跟随二姐宋庆龄去了美国,她对于 着装的审美从学生时代就已经开始萌芽。第一次回到上海 时,她便从自己的审美角度出发,对中国的旧服装进行改 良。将女子的筒式上衣修改得非常合体,腰部也特别合身 ,中西结合的设计让她的作品总是能引领时尚。 宋美龄在世的时候每天都穿旗袍,旗袍对女性的身材 来说是绝对的考验,可见,宋美龄对自己的身材要求是很 严格的。 但宋美龄绝对不是个花瓶,她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 通的才女。她10岁赴美留学,除了会说英语之外,还会六 国语言。钢琴也弹得十分出色,宋庆龄曾经向别人夸过自 家小妹琴艺很出众。在大学期间她更是以学业为主,不断 完善自己的学识和修养。 因为幼年出国,所以汉语底子薄弱,她为了掌握汉语 和中国的古典文化,特意请了一位私塾先生。这为她后来 的公开演讲等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毛笔字也写得很 好。国画方面,宋美龄也颇有造诣,她是当时知名画家黄 君璧和郑曼青的学生。因她绘画天赋很高,甚至曾经有人 怀疑她的画是由郑曼青代笔的。 宋美龄一直是美丽的:在她50岁时,她是美丽的;在 她70岁时,她仍旧是美丽的;在她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 ,她还是美丽的。这种美来源于她高贵的灵魂,来源于她 的精神力量。 真正有高级感的女人,不是只拥有美丽的外表,而是 美貌与才华并重。只有内外兼修的女人,才能经得起时光 的精雕细琢。 之前在《朗读者》这个节目里看到袁泉,完全不敢相 信她是一个年过四十的女人。她一身白衣,一举一动都给 人一种舒服自在的感觉;她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在她身 上完全找不到岁月的痕迹。袁泉在节目中分享了自己的求 学之路,她11岁就离开家独自一人去北京学习京剧,整整 七年,她是靠着三百多封和父母的家书才度过了那段时光 。 袁泉所展现出来的高级感,绝不是因为保养得好,而 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沉淀在她骨子里、她灵魂深 处的知识所散发出的气息。 一个女人真正的高级感不仅来自外表,更要有强大的 内在作为支撑。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让一个女人有越来越 深层次的高级感;内心不断得到充实,才能活出不惧年龄 的高级感。 看过一部日本电影《川流不息》,内容是在少女时期 就离开故乡的一位女作家,在60岁时因身患癌症重返故乡 。她没有选择动手术来延长生命,因为手术之后不能随便 行动,她想用自己剩下的三个月见一见初恋情人和以前的 朋友。 这位女作家虽然年纪很大了,但是她的魅力并没有退 去,这份魅力来源于她一生对文学的无悔追求。女作家临 终之前化了精致的妆容,穿着华丽的和服,坐在摄像机前 诉说自己生命最后一刻的感悟。她的样子并不像是走向死 亡,而像是即将迎来新的生活。 为什么我们很难喜欢上一个只懂得涂脂抹粉而不够热 爱生活的女人,因为一个女人对生活的态度才是她内在的 品质。真正的美人,必定是内外兼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