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中国故事(物华)/中国博物馆教育研究系列丛书

讲述中国故事(物华)/中国博物馆教育研究系列丛书
作者: 编者:安来顺
出版社: 科普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18.40
折扣购买: 讲述中国故事(物华)/中国博物馆教育研究系列丛书
ISBN: 978711009727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汉俑·汉服·汉礼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贾子钰 汉服,行的是汉礼,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的礼 仪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一脉相承。道德是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礼仪是东方人文明修养的载体 。 这三件陶俑是在汉景帝阳陵出土的。 这里介绍的第一件陶俑,考古学家起了一个很专 业的名字,叫作“塑衣式拱手跽坐女俑”。“塑衣” 就是指衣服直接塑画在身上,“拱手”是她的手部姿 势,“跽坐”就是双膝跪地,臀部坐在脚后跟上,这 是秦汉时期最标准的礼仪坐姿。 第二件陶俑是一位翩翩起舞的舞女。她身材高挑 ,双膝微曲站立,右臂上扬,左臂向内自然弯曲,动 作舒缓而典雅。苗条的身材、曼妙的舞姿,仿佛正随 着音乐节拍舞动,静态的形象中蕴含了丰富的动态美 ,活脱脱地再现了一代名姝赵飞燕掌上起舞的风采。 汉代在大型庆祝和宴饮场合中,乐舞都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欢乐喜庆的效果。 第三件是一位身着四重深衣的女子,她屈膝、含 胸,双手拢于宽大的袖筒内,端庄肃穆,这种站姿就 是汉代宫廷里宫女“肃立”的形象。据西汉贾谊的《 新书》记载,最正规的站姿叫作“经立”,经立时, 要挺胸抬头,臂如抱鼓,这种站姿便于在重要场合行 礼叩拜。古代人行礼,根据场合和对象的不同,所行 的礼也不同。如果在正式场合,平辈见面,行礼时双 手合拢到胸前,微微鞠躬,起身还原;对待长辈就更 为庄重,行礼时,双手合拢到口鼻的高度,鞠躬,起 身还原;而汉礼中的最高礼仪是叩拜礼,在祭祀、朝 见天子、叩拜父母或者拜师、大婚等重要场合使用。 行礼的时候,双手从两侧打开,合拢到额头,双膝跪 地,缓缓下拜叩首,手掌着地,额头贴在手背上,然 后直起上身,站立后手放回原位。 三件陶俑共同展示了汉服汉礼的华美庄重,体现 了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尽管她们是汉代人的艺术作品 ,却都是古代礼制和女子修养的真实写照。《汉书》 记载,西汉时期,汉成帝的宠妃班婕妤,被成帝视为 良师益友,成帝下令专门为他俩人制作一辆大型车辇 以备出游,班婕妤说:“不可,圣贤之君,都应该是 名臣在侧。夏桀、殷纣王和周幽王都是因为宠幸妃子 ,落到了国破君亡的下场。”王太后知道后,对班婕 妤大加赞赏,说她知礼仪、识大体,是后宫嫔妃的道 德楷模。 礼仪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标识。今天 ,我们学汉礼,讲礼仪,正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积极实践,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气度的完美体现。让 我们以德立身、以礼相待,不仅把服饰之美穿在身上 ,更要把礼仪之美记在心中!P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