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林海音小说精选)
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2001年),****作家。曾担任“世界*报”实习记者,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销量十分可观。其中小说《城南旧事》*为**。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堪称***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林海音积极****作家的作品,为**文学交流的做出突出贡献,其文学成就也获得中国大陆文学界的重视,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曾于1997年以及2000年举办“林海音作品研讨会”。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富的。她已出版了18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夏承楹)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另外有《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报刊。
内容简介
但是她继而又想,有什么关系呢,熊太太是富有 的人,而且她的东西又是直接从外洋买来,合起台币 并不算太多,*主要的是熊太太衷心地喜欢惠惠,因 为她自己没有女儿的缘故。像刚才熊太太那样热情地 拍着她的肩头说: “我真羡慕你,袁太太,儿子去年保送台中农学 院,女儿今年保送东海大学,你这老太太可乐啦!” 熊太太记错了,儿子天惠是前年保送的。熊太太 又抖搂着胖身体,大笑着说: “看,孩子们上了大学,咱们还不是老太太了吗 ?可是我这位老太太可不松心呀,去年老大考的系不 合志愿,今年又回头考,这么大热天。” 文英有些难为情地说:“看,大弟弟去年毕业, 我也没有……” 话没说完,熊太太就拦住说:“哪里,我这些都 是不用花钱的,而且保送到底是可贺的事呀!” 文英当时确是满心欢喜,心里开了花似的,笑着 回答熊太太:“惠惠走得匆忙,也没有来得及给熊妈 妈辞行,等放假回来再去看你吧” 想到这儿,文英也就心安理得了,她收拾起礼物 盒,要送回抽屉里,不由得摇了摇头,熊太太居然给 封起称号来了——老太太!真是,天惠念大三了,做 母亲的还不该是老太太了吗?而且,自己确实是有点 老态了,虽然才是四十多一点的人,这两年眼睛的视 力首先就不灵,头又常常发晕,检查又查不出什么具 体的毛病,医生就是会说,缺少维他命B!其实一句 话,这就是上帝派了“老”来作祟。 但可喜的是孩子们都让人满意的乖巧,不但书读 得好,又识大体,懂礼貌,使她和公翰结婚做了再嫁 夫人后,并没有遭遇什么困难。只是孩子们长大了, 一个个像长满羽毛的鸟雀,都要飞出去了,未免使她 寂寞一些。可是这也不能怪孩子们呀!怪的只是怎么 这样凑巧,天惠保送到台中,惠惠也是。只是因为分 数差了些,所以没能得到志愿保送台北的台大,如果 在台大多好,守着家,免得让她这么寂寞和惦念。 文英想起没完,索性坐在藤椅上发起呆来。礼物 盒还没有送进抽屉里,她又不由得打开来,转动着那 只紫红色的圆珠笔,眼前浮起了天惠和惠惠两张稚气 的脸蛋儿。 天惠自从入了大学,在家时**少了,两个暑假 他都参加战斗训练,爬山涉水,凭空给她添了许多忧 虑。但是孩子偏说机会是难得的,别人的体格还不能 及格参加呢,这话也是真的,他那健壮的身骨,就和 ——唉!就和当年的宗新一样。但是宗新怎么就变得 那么没出息!丈夫的责任,父亲的责任,都不能负起 来,沉溺于酒与赌,终于使她不得不携着两个幼儿和 他离婚。 想起那几年和宗新所*的罪,她还会不寒而栗, 幸亏她敢于下决心离开他,如果混到现在的话,孩子 们能顺利地念大学,而且是保送吗?即使是能保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