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魅--五个经典童话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改写
作者简介
穆杨,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英语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北京语言大学美国加拿大研究中心负责人。首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西方文论和当代英美小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英美小说中的改写现象研究”(2012~2018)、主持 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英美女性作家童话改写研究”(2008~2013)、主持 国别和区域研究项目“白人至上视角下的美国语言文化政策研究”(2017~)、北京市与中央人才共建培养项目“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实践”(2018~)。出版英文专著一部,在《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内容简介
" 精灵、仙女、小矮人、女巫、巨人、龙、大海、太阳、月亮、天空、大地、树木、鸟儿、水、石头、葡萄酒、面包,各种各样的人仿佛都有魔法,令人着迷。童话是如此贴近人的原始本能,纠缠着幻想、不安、焦虑和欲望。童话为人们描绘出通往财富、权力、浪漫之路,也帮助人们走出内心的迷暗森林。童话的枝蔓蜿蜒到当代西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诗歌到小说、从歌剧到芭蕾、从绘画到时装设计、从电影到广告、从高雅艺术到波普文化,成为一种可观的文化现象。 一位母亲给自己的女儿读着格林童话,她惊讶地发现自己原来生活在一个被童话包围的世界。她对自己女性身份的看法也并没有离开儿时听过的故事。童话的原型已刻写在人类生活的各个历史片段,深深烙印在千千万万个女性的脑海,塑造着她们对于自己人生的想象。人们对这些故事一笑置之,认为是简单至极的善意谎言。确实很少有人认为童话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但也很少有人认为童话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是虚假的。这些信息是那么吻合大众的价值取向,那么奖善惩恶、大快人心,那么能够满足人们的幻想。 " 本书是对曾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英美当代女性作家童话改写研究》的总结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