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之美(计算机女科技工作者成长之路)

计算之美(计算机女科技工作者成长之路)
作者: 编者: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出版社: 科普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9.20
折扣购买: 计算之美(计算机女科技工作者成长之路)
ISBN: 978711009621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杨芙清:解码科学方程式,关于科学的五句话 撰文/一颗豆 2017年6月7*八点半,北京大学初夏的清晨。一 如其他每个清晨,阳光穿梭过古朴的校园、年轻的面 庞,悄无声息地落在这里。循着阳光,北京大学理科 一号楼静静地隐秘在树荫之中。 五楼,朝南的窗户口,摆着一杯清水。而捧着它 的人,正慢慢回忆着跨越半个世纪以来,在她生命中 一*不曾缺席的、关于科学的、关于北大的种种过往 。 她是杨芙清,今年85岁,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 学院教授,***院士。关于她与科学的故事,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便开始了。她在中国的计算机领 域留下了很多**。 我国**个全部用**语言书写的*作系统—— DJS240机*作系统是她成功主持的;我国**个规模 大、功能强、支持多道程序运行的计算机(150机) *作系统也是她主持研制的,这一成果曾在当时极大 地缩短了我国与****的差距。 杨芙清用一句话,总结了这段光辉而漫长的岁月 ,“学习计算机科学并不那么难,创新也没有那么神 秘”。 简单、自信,却让人忍不住咋舌,难道她是一名 天生的学者,骨子里流淌着数学的基因?其实不然, 杨芙清说,像很多人一样,她也曾经退怯、迷茫,甚 至不知道自己潜质何在。 可冥冥之中,她却从百废待兴坚守到了**。也 许其中,有些我们可以借鉴的,杨芙清关于科学的秘 密方程式。 “其实没有什么学霸,不过是笨乌先飞。”—— 杨芙清 学生时期的杨芙清,曾经并不知晓自己的数学潜 质。是一名“大鸭蛋”老师,启发了她与数学之间的 缘分。 那是她的中学数学老师,一名南京大学毕业的“ 怪才”,“怪”在不识人间烟火又异常严格。那时候 他出的考卷常常很难,同学们抓耳挠腮也只能换来一 个大大的零分,因而得名“大鸭蛋”。 但有一回,“大鸭蛋”的卷子却没有难倒杨芙清 。而且出乎意料的,这位严格的老师给了杨芙清120 分(满分100分),因为她在考试中用了两种方式来 解答一个问题。瞬间,这个来自大名鼎鼎的“大鸭蛋 ”的120分,让杨芙清有了一种“抬头挺胸”的感觉 。她开始窃喜“我是不是真的很有数学天赋呀”? 关于收获和勤奋之间,在杨芙清的身上发生了一 件很自然的事情。当杨芙清尝到数学的甜头之后,她 对这个科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渴望再次被认可的她 ,开始变得特别的努力,比其他人都要加倍的努力。 渐渐的,同学们开始叫她“小先生”。 数学考试前,会有人让杨芙清辅导功课。那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