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拖延症

解码拖延症
作者: 李春润//李蕾
出版社: 中国纺织
原售价: 36.80
折扣价: 22.90
折扣购买: 解码拖延症
ISBN: 9787518045136

作者简介

李蕾,山东济南人,音乐学硕士,发表影响论文数篇。济南市优课一等奖获得者。从事艺术及学前教育工作多年,创办米修教育工作室,以推动家庭和学校音乐创新教育为己任,结合时间管理对奥尔夫音乐教法及达尔克罗兹体态**教学法有着自己的研究和应用。

内容简介

接下来一年的时间,米妮每天都在忙碌各种与写 作无关的事情。到了年底,她终于想起被自己搁浅很 久的创作,是时候开始着手做了。 于是,她开始看书、搜集资料、寻找灵感。但是 她发现,对于创作来说,仅仅一年半载的时间是根本 不够用的,那些之前拟写的故事大纲,都因为时间太 久而无法想起故事到底讲述的是什么。 结果,三年过去了,她只能拿出不到两千字的故 事大纲,曾经的作家梦、美妙的幻想在拖延症的影响 之下只能不了了之。 拖延症,就是如米妮一样把眼前的事情放置于明 天。尽管生活中有一些拖延症只是表现在细枝末节上 ,但时间长了,对于个人的发展是**有害的。事实 上,拖延症已经成为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542年,爱德华?霍尔在书里**次提到“拖延 ”这个词,同一时期的中国流传着一首脍炙人口的《 明*歌》:“明*复明*,明*何其多。我生待明* ,万事成蹉跎。”“拖延”这个词语先是被翻译为“ 罪过”,后来,拖延才被赋予这样的含义:以推迟的 方式逃避执行任务或作决定的一种特质或行为倾向, 是一种自我阻碍和功能紊乱行为。 当然,仅仅是平时做事拖沓或懒得去做,只能被 称为“拖延”,这只是一种坏习惯,改正它也比较容 易。而只有当“拖延”已经影响到情绪,如出现强烈 的负罪情绪、内疚、不断自我否定、贬低自我,同时 伴随着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才能被 称为“拖延症”。 一个人的拖延是如何形成的呢?比如,一个人认 为自己在一周之内能够完成的事情,距离期限还有十 天的时候一点也不着急,直到*后剩下3天才开始。 尽管从表面上看,这种紧迫感和焦虑往往能激发人的 斗志,会让他感到只有在压力下才有做事的状态。当 他完成事情后,完成的效果似乎也不差,这就进一步 强化了自己*适合在*后期限之前短暂高压的状态下 做事的心态,然后强化这之后的一系列行为,由此渐 渐养成拖延的习惯。 那么,拖延心理是怎么产生的呢? 1.内心的畏难情绪 许多恐惧是我们意想不到的,许多人明明对一些 事情充满着恐惧却清楚自己到底在害怕什么,有的人 声明自己并不害怕但他一直在逃避某些事情,这些就 是潜在的恐惧心理。有的人越是逃避,越是害怕,为 了逃避,只能慢慢拖延,比如,害怕繁重的工作,于 是早上不想起来,总觉得有一种畏难情绪。 2.混乱的作息时间 通常拖延症患者的时间作息表都是混乱不堪的。 他们常常会盲目乐观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于是打算在 睡前加班将工作完成,事实上他们根本不清楚自己是 否能顺利完成;恐惧确切和时间,比如,总是等到主 管催了一次又一次,才交上自己的工作任务;没有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