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九讲
作者简介
程勤,火箭军指挥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教授。主编和参编36部教材,负责16个国家、军队、火箭军、学院课题研究。出版理论专著3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著作论文多次获奖。完成的课题主要有:《改革开放3O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民营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等,主要著作有:《新时代中国经济大趋势》《经济关键词:读懂新时代经济学》等。
内容简介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及内涵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小康”一词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大雅·民劳》,其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的名句。意思是百姓劳作辛苦了,可以稍作休整了,惠及王畿的民众,以安抚四方之民。这里的“小康”是休息、康乐的意思,与作为理想社会象征的“小康”含义是不同的。“小康”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可追溯到《礼记·礼运》,其中指出:“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在这里,“小康”代表一种不同于大同社会的理想社会状态。大同社会是最高的理想社会形态,指的是一种经济基础公有、社会文明完善、社会保障健全、社会运行安定有序的状态,是建立在道德自觉基础上的理想的秩序社会。小康社会与大同社会相比,是低一等级的社会,虽然也是秩序社会,但它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以礼仪和利益分配为基础形成的秩序社会。到了近代,受西方文化特别是进化论的影响,小康社会逐渐发展成为通往大同社会的中间环节。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康”被赋予了越来越丰富的内涵。“小康”“小康生活”逐渐成为“吃饱喝足、略有结余”“薄有家财、安居乐业”的代名词。“小康”成了人们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并为之不断辛勤劳作、奋斗。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在等级压迫和剥削之下,“小康”只能是人们的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历史使命。历经28 年艰苦卓绝、前仆后继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极大地提升了民族自尊和自信,但中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上依然很落后。毛泽东曾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国情概括为“一穷二白”。为尽快改变这种现状,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制定了工业化的目标,希望通过工业化建设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以工业化为目标的发展战略制定以后,在过渡时期,结合当时的具体国情,我们党逐步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但是后来发生的长达10 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偏移,现代化的发展战略遭到严重破坏。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定。1979 年12 月6 日,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邓小平用了一个更为通俗易懂的词语来形容“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小康。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日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2002 年11 月,党的十六大正式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本书主题鲜明,契合当前热点话题,依据中央最新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2020年的热点话题进行深入阐释。书中既有相关理论的阐释,又辅之以最新资料、数据和图示图表,让读者能直观、高效地深入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