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学院(孙子的兵战谋略)/现代国学大讲堂](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1113/17/20231113175712848.jpg)
出版社: 长安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7.30
折扣购买: 孙子学院(孙子的兵战谋略)/现代国学大讲堂
ISBN: 9787801755162
《孙子兵法》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兵书,自诞生一来就 一直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人、学者奉为至宝。该书对中国历代军事家 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 祖”。 《孙子兵法》共13篇,约6000余字,但言简意赅,回味无穷,正可谓字 字千钧,掷地有声。它从“始计”开始,到“用间”结束,把用兵中的各个 侧面、各个环节都论述得细密而周全。特别是由于它使用“舍事而言理”的 叙述方式,将战争中的计与战、力与智、利与害、全与破、迂与直、数与胜 等等的相互冲突又相互连结的辩证关系,分析得鞭辟人里,更显示出它特有 的哲理之光。 如孙武最著名的论断:“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孙武认为,战争有 客观的法则,这些法则可以被人认识,因此,战争双方的胜负也可以预知。 这些法则究竟是借助于哪些条件而起作用呢?他提出道、天、地、将、法五 条。一是决策时必须使老百姓和他的意愿一致,“令民与上同意”(“道”) ;二是有利的天候气象条件(“天”);三是便于作战的地形地貌和有利的地 理位置(“地”);四是有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将”);五是有良好的军事 纪律及充分的后勤供应(“法”)。假若这五方面都胜过对方,便可以兴兵作 战,有取胜把握:假如其中一项或两项不合乎要求,又没有相应的补偿办法 ,便不应发兵,即使发兵也难以取胜。 当然,以上这几点并不是制胜的全部。在孙子看来,全面地了解敌我双 方情况,只是提供了战争中取胜的必要条件,尚不是充分条件。想要取得最 终的胜利,还须对了解来的实际情况,进行“察” (考察、研究)、“算” (计算、谋划),形成具体的战略、战术,然后在行动中力求创造出使自己不 被敌人战胜的条件,再设法战胜对方,也就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这里的“察”和“算”都要有上乘的思维方式辅助进行,也就是运用辩 证思维。 孙武还提出:“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这里说的生,意思 就是出现、发生或转化。这种转化就像在自然界里“四时无常胜,五行无常 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一样的道理。孙武这种把考察对象看成活生生的 、运动变化的、相互联结而又彼此对立的东西的观点,体现了科学的辩证思 维。 既然战争是变化万端,难以把握,那么,从事战争的人,无论国君或将 帅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善于将变与不变巧妙结合起来,方能取胜对方。孙 武说:“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可五,五色之变,不可胜 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 胜穷也。”他把变与不变的落脚点归到奇正(正是正规,奇指奇变),认为两 者可相机使用或交替运用。《孙子兵法》在谈到战争指挥者要把战争原则灵 活运用时又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兵法》其书,不仅有明显的哲学思辨的特色,而且有深邃博大的 文化意识内涵,即中国古人特有的人文睿智,这当中包括谋略、系统方法及 心理分析等几个方面。 谋略是什么?简言之就是智谋与方略,由于在战争行为里,参战双方往 往在限定的时间与地域,倾其所有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进行全方位的生死 较量,因此将它当成谋略学最初的发源地也在情理之中。《孙子兵法》作为 一本最上乘的军事哲学著作,它所提供的谋略内容也必然成为其中的核心组 成部分。书中说的“兵者诡道”、“多算胜”、“上兵伐谋”、“攻其无备 ,出其不意”、“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乃 至“齐勇若一”、“吴越同舟”、“不战而屈人之兵”等,更成为名传千古 、家喻户晓的名言粹语,为古今中外之千万人所传诵。 系统方法则是《孙子兵法》里以朴素形态出现的一种相当重要的方法。 例如,在《计篇》里,孙武提出军事系统里五种相关要素是道、天、地、将 、法:在《形篇》里分析一个国家的战争能力与潜力究竟有多大时,又提出 了度、量、数、称、胜五个关节;在分析到一位将领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时 ,又举出智、信、仁、勇、严五项;当分析间谍的类型时,还提出其包括因 间(乡间)、内间、反问、死间、生间五类;在《地形篇》与《九变篇》里则 又分别提出了兵有六败、将有五危,即用兵不当,有六种情况要失败,主将 不力,有五种情况很危险。所有这些,都表现了孙武在分析战争问题时,极 善于从其各个侧面进行系统分析或整体分析,并通过对这些相关要素的分析 与估算,去推断战争的未来与结局。 除了谋略内容与系统方法的使用以外,《孙子兵法》里心理分析也很突 出。也就是说孙武着重于研究某一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或处 在一定的特殊境遇时,其心理活动的内容及心理态势变化的规律。 比如,书中分析道:君有三患,一是不了解军队该前进还是该后退而贸 然做出决定:二是不熟悉军队的正确管理而盲目干涉下属的行军部署事务; 三是不懂得谋略而给部下乱出主意。这三种祸患都是由于君主自以为身处高 位便全智全能,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心理态势,须时刻加以防范。 孙武又分析说,作为主将也有一些性格上的弱点很危险,如过分地自信 、懦弱及优柔寡断,特别是当将帅和士卒心理态势不统一时往往招致战争的 失败。他举例说:有的部队里士卒强悍而将领懦弱,上级难以对部下统帅约 束,致使军政废弛而失败,叫做“弛”;又有些队伍里,主将极有谋略且有 主见,但命令下达后,部下却不理解主将意图,不服从指挥,埋怨之余又自 行出战,叫做“崩”。诸如此类,都告诉人们:做一名主帅,如果不能从根 本上改善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态势,那么就难以成为合格将领,更不必说 去统兵御敌了。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