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鸽/长青藤国际大奖小说书系

彩虹鸽/长青藤国际大奖小说书系
作者: (美)达恩·葛帕·穆克奇|译者:十画|绘画:李广宇
出版社: 晨光
原售价: 16.00
折扣价: 9.50
折扣购买: 彩虹鸽/长青藤国际大奖小说书系
ISBN: 9787541454196

作者简介

达恩·葛帕·穆克奇(1890一1936),印度裔美国人,儿童文学作家,曾获得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代表作有《彩虹鸽》《象王凯瑞》等。

内容简介

第一章 鸽城里最美的鸽子 有件事情让加尔各答人十分引以为豪——这个拥有一 百万人口的城市,却住着至少两百万只鸽子。每三个印度 男孩中可能就有一个养着宠物鸽,信鸽、筋斗鸽、扇尾鸽 、凸胸鸽等等,一养就是十几只。驯鸽的艺术在印度已经 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扇尾鸽和凸胸鸽就是这里的驯鸽人培 育出来的奇异品种。数个世纪以来,不论是住在大理石宫 殿里的王公贵族,还是栖身陋室的穷苦百姓,都对鸽子宠 爱有加;不论是富人家的花园、假山、喷泉,还是平民百 姓家的小花圃、小果园,到处都有鸽子和它们美妙的乐音 作为点缀。这其中,既有羽毛五彩斑斓的彩鸽,也有咕咕 哝哝、眼睛像红宝石般明亮的白鸽。 直到现在,在任何一个冬日的清晨,来我们城市游览 的异乡人都还能看到这样的风景——数不清的小男孩站在 平房屋顶上挥舞着小白旗,向那些在冷风中翱翔的鸽子发 出信号。一大群一大群的鸽子穿过湛蓝的天空,就像一片 巨大的云彩。这些鸽子先是三三两两的,在自家主人的房 顶上盘旋大约二十分钟,然后,它们缓缓高飞,从各个方 向聚拢成一大片,渐渐飞离人们的视线。它们是怎么飞回 各自的家的呢?这是一个很奇妙的问题。所有的屋顶长得都 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颜色,有的是玫瑰色,有的是黄 色,有的是紫色,有的是白色。 这是因为鸽子拥有惊人的辨识方向的能力,以及对主 人忠诚的爱。我还从来没见过比鸽子和大象更加忠诚的生 物。我和这两种动物都打过交道,不管是长着长牙、四足 行走于乡村的大象,还是长着一双翅膀、在城市里飞翔的 鸽子,无论它们游荡得多远,总能凭借其精确无误的直觉 回到它们的朋友和兄弟——人类的身边。 我的大象朋友名叫凯瑞,可能以前你就听说过它的故 事。我的另一位老朋友是只鸽子,它的名字叫做奇特拉· 格瑞瓦。奇特拉的意思是“五彩斑斓”,而格瑞瓦的含义 则是“脖子”——这两个词合在一起,就是花脖鸽的意思 。因为这圈彩虹般的颈羽,它也被称为彩虹鸽。 当然啦,彩虹鸽并不是刚生出来就长着一个花脖子, 它的羽毛是一天天渐渐长成的。不满三个月,那华丽的领 圈是长不成形的。最后,它终于成为了我所在的那个城市 里最美丽的鸽子。要知道,我们城里可有四万只鸽子呐! 不过我得从头开始给你讲这个故事,我的意思是得从 彩虹鸽的父母说起。它的爸爸是一只筋斗鸽,妈妈则是当 时的大美人——一只拥有古老贵族血统的信鸽。后来的事 实也证明,彩虹鸽继承了妈妈高贵的血统,不管是在战争 年代还是和平年代,它都是一只优秀的信鸽。它承袭了妈 妈的智慧、爸爸的勇敢和机敏。在最后的紧要关头它总能 使出翻飞腾跃的本事,躲开老鹰的魔爪,掠过敌人的头顶 。关于这部分的精彩内容,我会在后面合适的时机细细讲 述。 彩虹鸽还在蛋壳里的时候,就遭遇了一次劫难。那一 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全是我的错!我把鸽妈妈生的两颗 蛋给打碎了一颗,简直笨到家了。直到现在,我仍追悔莫 及,说不定那枚被打碎的鸽子蛋本可以孵出全世界最棒的

  《长青藤小说书系:彩虹鸽》是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达恩·葛帕·穆克奇广为流传的作品。穆克奇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智慧感悟,真诚讲述了这样一个传递爱与勇气的传奇故事。阅读本书的过程也是一次战胜恐惧、凝聚信心的心灵历险。   《长青藤小说书系:彩虹鸽》也是一部经典的动物小说,作者用传奇性的笔触描写了一只名叫彩虹鸽的信鸽旅行、历险、战斗的一生,精彩好看。   情节紧张跌宕,作者讲述故事的技巧堪比动物小说之父西顿,对彩虹鸽的战斗和冒险经历有着令人过目难忘的描写,还以特别的手法细腻刻画了彩虹鸽的心理,赋予这只传奇的鸽子的灵性。   本书的文笔十分优美,作者穆克奇的文字充满想象力和画面感,成就了一部美文经典。   精美的装帧设计与插画,与故事完美互动。

书籍目录

部 彩虹鸽的旅行
章 鸽城里美的鸽子
第二章 彩虹鸽的次飞翔
第三章 学习识别方向
第四章 穿越喜马拉雅山
第五章 追踪彩虹鸽
第六章 彩虹鸽失踪了
第七章 彩虹鸽的旅行
第八章 和雨燕一路向南

第二部 彩虹鸽的传奇
章 特别的训练
第二章 王者风范
第三章 无所畏惧
第四章 使命在召唤
第五章 第二次历险
第六章 艰险的任务
第七章 与死神面对面
第八章 寻找勇敢的心
第九章 鸽中之王
……

媒体评价

这不仅仅是一只信鸽的训练和历险故事。作为一只真正的信鸽,彩虹鸽所传递的信息里满含着勇气和爱。 ——《号角》杂志    这是我读过的文笔优美的童书,作者从不低估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我的儿子在读完之后,学会了如何使自己的文字描写更具画面感,而不只是干巴巴地叙述一件事。 ——网站家长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