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粪球 如果一个小孩子要做一个很大很大的雪球,他们通常会把雪球在地上滚 动,因为滚动不仅会让球越来越大,而且还会形状匀称。圣甲虫可比我们的 小朋友要灵巧得多。它不需要滚动粪球,只是一层又一层地揉搓着,压根就 不移动球的位置,也不用不时地退后几步以观察整体形状。圣甲虫那弯曲起 来的腿就像一个圆规,活生生的球体圆规,专门用来检测粪球的弧度。 不过,雄圣甲虫的后腿弯得很厉害,而雌圣甲虫的后腿差不多是直的。 很难想象,雌圣甲虫干起活来却更灵巧,能做的工作也更多,而它干活时那 种优美的势态,远比雄圣甲虫单调地加工动作要好看得多。这样说来,那弯 曲的圆规的作用有些无足轻重。那么,为什么粪球会这么匀称呢?我想,这 应该是一种本能天赋吧。圣甲虫对球体有着本能的天赋,就像蜜蜂对六棱柱 有着本能的天赋一样。它们的工作在几何的世界里接近完美,不需要特殊的 机器配合。 圣甲虫不是擅长转圈的工匠,它们是拥有高超技艺的塑形艺术家。它们 靠着自己带锯齿的长臂的压力捏塑粪便,就好像人类做陶器时用拇指给泥巴 塑型一样。不过它们的作品都是一个标准的球体,这一点大概连人类的工艺 也无法企及。 当粪球完成后,它们会带着这个作品离开,要把自己的作品埋在又远又 安全的地方,安安静静地享受美味。这样一来,粪球要经历一段搬运的时光 。如果此时你看到圣甲虫倒退着推动粪球,你会认为这个球形是搬运的结果 。因为滚动,所以变得圆了,匀称了。但事实上,在搬运开始前,它已经是 个球体了。滚动只是把球的表面变得更坚硬,更光滑一些。滚动前后的粪球 外形上并没有什么差别。 球体是最适合滚动的形体。球面的任何一个点都是支点,即使用很小的 力也能推动它。圣甲虫正是考虑到球体易搬动的这一特性,才将其心爱的食 物加工成为球形。这样一来,圣甲虫就可以推动比它们大许多倍的粪球。 圣甲虫是太阳的狂热追随者,它们乐意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发粪堆,来获 得食物或者筑巢的材料。在气温最高、光线最强的时候,圣甲虫欣喜地收获 果实。从始至终,它们都是毫无保留地暴露在阳光下,让它们乌黑的盔甲在 粪堆里闪着耀眼的光。而它们其他不同种类的同行们却都在黑暗的地下默默 工作着。由此可见,上帝只赐给圣甲虫光明! 因为整个工作都在阳光下完成,所以每只虫子都知道同伴们在于什么, 而它们的成果也暴露在众多同伴的注视之下,这样一来,贪欲就被激起来了 。它们相互羡慕对方的粪球,于是开始相互争夺和盗窃,也就是上文中的打 劫场面。有时候,拥有粪球的就会想办法躲开打劫,它们选择退得远远的。 这样迅速地撤退,需要有轻便的运货车,而这运货车在收集时就被加工成为 球形。这应该是它们把食物加工成球形的另一个原因。 圣甲虫的嗅觉十分灵敏警觉,而且它的嗅觉可以一直不停地工作。狗的 鼻子很灵敏,但只是在它醒着的时候。然而,圣甲虫能在土里闻到它喜欢的 美味的诱人味道,即使在它们睡着的时候也同样可以。这简直让人有些不可 思议。 圣甲虫的胃口很大。从上午8点到晚上8点,我都在注意观察一只露天进 食的圣甲虫,在这整整十二个钟头里,它不停地吃着,都舍不得挪动一下自 己的位置。晚上8点之后,我再去看它的时候,以为它应该吃饱了,没想到 这个贪吃的家伙还是和开始一样有食欲。这一顿丰盛的酒席又持续了好几个 小时,直到这美味被完全消灭掉。第二天,我再去看的时候,那只圣甲虫已 经不在那里了,地上只残余了一点碎渣。 这样的一顿饭,真是厉害。不过,更厉害的是它们消化美味的速度。这 家伙,前面不停地咀嚼吞咽,后面就不断地排出消化完的东西。食物中的营 养完全被吸收后,化作黑色的粪便被拉了出来,连成一条像鞋匠们的蜡线一 样的细绳。圣甲虫就在餐桌进食的同时,那细细的黑绳就一直不断地排出来 ,挂在:排泄口上。落在地上的细黑绳长长的,盘成一堆。 我用镊子夹走那条细绳,放到刻度尺上,在晚上8点我最后一次看它的 时候,那条黑黑的细绳居然有2.88米。加上晚上的夜宵过后,这位饱餐的家 伙共拉出了一条大约3米的粪绳,中间没有中断。 就这样一次普通的进餐,圣甲虫消化了和它体积差不多的食物。这是多 么厉害的肠胃呀,消化如此之快,几乎在吃的同时又在消化排泄。它的消化 力真是太强了! P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