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萧*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内容简介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 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 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 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 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 样高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 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 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 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 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 了。 鲁迅先生喜欢吃一点酒,但是不多吃,吃半小 碗或一碗。鲁迅先生吃的是中国酒,多半是花雕。 老靶子路有一家小吃茶店,只有门面一间,在 门面里边设座,座少,安静,光线不充足,有些冷 落。鲁迅先生常到这吃茶店来,有约会多半是在这 里边,老板是犹太人也许是白俄,胖胖的,中国话 大概他听不懂。 鲁迅先生这一位老人,穿着布袍子,有时到这 里来,泡一壶红茶,和青年人坐在一道谈了一两个 钟头。 有**鲁迅先生的背后那茶座里边坐着一位摩 登女子,身穿紫裙子、黄衣裳,头戴花帽子……那 女子临走时,鲁迅先生一看她,用眼瞪着她,很生 气地看了她半天。而后说: “是做什么的呢?” 鲁迅先生对于穿着紫裙子、黄衣裳、戴花帽子 的人就是这样看法的。 鬼到底是有的是没有的?传说上有人见过,还 跟鬼说过话,还有人被鬼在后边追赶过,吊死鬼一 见了人就贴在墙上。但没有一个人捉住一个鬼给大 家看看。 鲁迅先生讲了他看见过鬼的故事给大家听: “是在绍兴……”鲁迅先生说,“三十年前… …” 那时鲁迅先生从*本读书回来,在一个师范学 堂里也不知是什么学堂里教书,晚上没有事时,鲁 迅先生总是到朋友家去谈天。这朋友住得离学堂几 里路,几里路不算远,但必得经过一片坟地。谈天 有的时候就谈得晚了,十一二点钟才回学堂的事也 常有,有**鲁迅先生就回去得很晚,天空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