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磨砺篇:修订升级版
作者简介
谢亦森,江西人,文学学士,先后在政法、党委、纪检机关从事秘书工作多年,并先后担任县、市党政主要领导及省人大副主任兼省总工会主席等职。在中办《秘书工作》撰写专栏约稿36篇,代表作有《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系列。
内容简介
第一章练好“看家本领” 才华横溢、文思泉涌的优秀笔杆子如同楚楚动人的美女,无论走到哪里都引人注目、招人喜欢。而且,这种能力还能成为从政的利器、终生受用的财富。你练好了吗? 秘书,一份什么样的职业? 这是一份崇高而神秘的职业。西方“秘书”一词源于拉丁文secretaries,原意为“可靠的职业”。英语中“秘书”一词为secretary,意为“从事秘密工作的人”。《辞书》解释:秘书的主要职责是协助领导人综合情况、调查研究、联系接待、办理文书和交办事项,是领导的助手、参谋和事务处理者。美国《韦氏秘书手册》还说:“秘书已经成为决策者和执行者之间的一道桥梁。” 这是一份富有挑战性的职业。有人称之为现代社会的第361行。有人将其艰苦程度与挖煤、打铁、烧木炭相并列。有人借用美国著名管理学家R.亚历克·麦肯齐在其专著《新时间管理法》中所说的一段话来说明秘书的任职条件有多么苛刻:“她必须具备外交家的机智、骡子的忍耐、变色龙的隐蔽、推销员的热情、太阳的守时、光的速度、修女的忠诚、犀牛的脸皮、爱因斯坦的头脑、母亲的同情和无止境的忍耐。”还有人总结说,秘书必须是“四型”干部:一是学习型,一天到晚除了写稿子就是啃书本、啃文件;二是秀才型,能说会写,各种各样的稿子都能对付;三是研究型,积累大量信息和素材,多思善谋;四是全能型,不仅会写文章,还会跑腿办事、协调各种关系。 上述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秘书应具备的所有能力中,最重要、最根本的还是写作能力。人们评价一位文字秘书称职不称职、优秀不优秀,首先也是看他笔杆子过硬不过硬。为什么呢? 首先,笔杆子是知识和才华的象征。秘书通常被称为“秀才”,而“秀才”在人们心目中又是那种知书识礼、能写会说的形象,古往今来都备受尊敬。知识是写作的不尽源泉,写作是知识的外在表达。很难想象,一个知识贫乏的人能写好文章,一个不会写文章的秘书能成为人们认可的好秘书。 其次,笔杆子是领导者决策理政的参谋助手。任何领导机关和领导个人行使领导职能、开展领导活动,都离不开公文写作,离不开得力的笔杆子。大量的政务信息要靠公文去传播,大量的政令要靠公文去下达,大量的领导决策、政策法规要靠公文去展示,大量的社情民意、调研成果要靠公文去反映,这一切都要通过笔杆子来完成。可以说,没有笔杆子的努力,没有文字的流动,领导活动就无法顺利进行,领导机关的工作就难以正常运转。 再次,笔杆子是领导者个人素质和能力水平的传播者。机关公文都是秉承领导意图而写的,是领导者文风和作风的直接反应,尤其是那些最能表现领导者个人知识学养、思想理念、决策水平、工作能力和风格的稿子,如领导讲话稿和个人署名文章、调研报告、重要言论等,如果写得精彩漂亮,不仅能准确反映领导意图,还能给领导本人的形象大大加分。这也是那些优秀成熟的大笔杆子总是深得领导器重的根本原因。 1、这是资深老秘立足实战、从实践中打拼出来的真经验,不花哨,不绕圈,是真传授! 全书内容全面,既有各类公文文体的分类概述,又对写作的每一环节,如知识准备、写作立意、结构安排、撰写润色到修改完善等步骤进行贴心指导,还从“大手笔”的高度,传授文秘人员提升职业素养和个人修养的技巧,是文秘工作者的进阶宝典。 2、作者的个人经历,既是写稿者,又是用稿者,能从写稿和用稿两个视角提供经验。双重视角,双重体会! 作者有多年秘书工作经历,深谙公文写作面临的各种困惑,熟知打造高质量文稿的要点与难点,其宝贵经验对文稿撰写与打磨有重要参考价值。 同时,作者有多年领导工作的经历,能从领导用稿的高度,对各类文稿提出要求,也从另一视角对秘书工作进行指导。 怎样才能写出以文辅政的文稿?怎样才能做好秘书工作?都能在此书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