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的故事/中国孩子红色励志经典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935年9月7*,***发出一份电报,颁布了一 项重金悬赏缉拿***等人的通缉令,妄图以此扼制 住红*的发展和出路。 ***亲自为这份通缉令制定了“赏额”:“生 擒***者奖洋十万元,献首级者奖洋八万元。” ***在得知了这一悬赏通缉令后,特地让人找 来了一份,浏览之后不禁大笑道:“好啊好啊!看来 我***的人头还能值一点钱!” 他的战友们打趣地说:“看来,您的人头比以前 又涨价了!不过可惜,他蒋某人这次又要落空了。” 当时的中共***之一***曾幽默地对*** 说:“不如我们也给他蒋某人发个悬赏通缉令:凡生 擒蒋匪介石者奖钱十文。” 旁边的其他中共***和红*将领听了,忍不住 开怀大笑地说: “你开的价也太小气了吧?怎么只奖十文呢?’ ’ ***一脸认真地说:“他***哪能跟我们共 产*人相比?给他开价十文钱,已经算是抬举他了, 我看给他五文也就够了。” 这只是长征开始时的一个小插曲。但从这个小插 曲也可看出***对***、***和红*的惧怕, 以及欲置于死地而后快的心理。 ***和他的战友们却临危不惧,运用高超的革 命智慧,使红*队伍一次次化险为夷,实现了由挫折 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在1935年12月27*发表的讲话中说: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次,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 皇五帝到如今,历**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 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 地下几十万大*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 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 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 没有,从来没有。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 ,红*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 等辈则是**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 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 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的道路,才是解放他 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 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 是播种机。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 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 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 长征胜利的呢?是***。没有***,这样的长征 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它的领导机关,它的 干部,它的*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谁怀疑我 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进机会主义的泥坑 里去。……”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陕北采访了四 个月后,撰写了《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名为《西 行漫记》)一书。他在书中是这样评价长征的:“无 论你对红*有什么看法……但是不能不承认他们的长 征是*事**伟大的业绩之一。” 1984年,索尔兹伯里在他的书中,也这样评价说 :“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它所表现的英雄主义精神激 励着一个有十一亿人口的民族……” 1934年夏,***在行*间隙,挥笔写下了一首 慷慨激昂的词《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 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 *加郁郁葱葱。 这年10月,中央直属机关**、第二野战纵队和 红*主力一、三、五、八、九*团共八万余人集结在 波光潋滟的赣南于都河岸,准备渡过于都河,向湖南 方向进发。 于都河,因此成为“万里长征**渡”。P14-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