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邬邨坝物语)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响子 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人们创造出许多工具或用具。 这些工具或用具,有的很复杂,有的很简约。 响子便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用具:随便裁一截质地坚硬 的斑竹,再将竹筒剖至三分之二处打住,就从打住那地方 抠一个对穿的窟窿,让手能够伸进去。握住这截竹筒,稍 用力,剖开的两片竹片儿就震天价响了起来。 ——这就是响子。 响子是撵赶野兽用的。 当将黄未熟的苞谷林叶片尚青,苞谷抽穗灌浆之际, 野物——主要是野猪——就出现了。野猪的嗅觉非常灵敏 ,它在幽深峡谷的草丛刺蓬中伸长鼻子嗅嗅,闻到了弥漫 在空气中的苞谷灌浆的清香,就懒洋洋爬出草窝,游荡在 没人的深草丛,潜行到枞林边沿,蹲在林隙问,盯着在山 风中哗哗摇动的苞谷林…… 野物也有禁忌,它知道山神不让它白天任性。它只有 耐心地等到天黑,等到夜深人静时,才凶猛地跳梁而出, 蹿进苞谷林,长嘴一拱,地面起一个窟窿,二三十棵苞谷 秆儿倒下了,挂在苞谷秆上且正好吸足阳光的苞谷棒便让 猪嘴逼拢来,张开獠牙大口,三扯两扯,露出了嫩如水泡 的苞谷米,野猪就开始享用美餐了。倘若没有什么东西恫 吓野猪,让其胡来,那么,它一个夜晚就可以拱翻一面坡 ,破坏二三亩苞谷,让人的劳动化为泡影。 于是,在收获之前的一段日子里,庄稼人开始用心思 对付野猪了。农人来到丛林边沿,看着让野猪毁坏的苞谷 林,心里非常不好受。他白天徘徊在山上,全面检查了山 坡上苞谷林的生长状况,就在最好的一片苞谷林中,选了 一个地势隆起,且有一两棵高大的桐子树的地方,准备搭 茅棚的材料。用几根小碗粗细的树条搁在树丫,且将树条 两端用竹篾条或绳子紧紧系在树干上,再在树条上搁上二 三平米的木板或竹条,算是让人晚上有一个睡觉(相当于打 盹)的地方。还得想想遮风避雨的事,于是就在窝铺之上斜 挂竹竿,再在竹竿上缠上茅草或枯黄的苞谷秆儿,盖成四 面流水。一个搭在树上的茅棚就制造出来了,与远古时代 人们在树上居住的窝巢别无二致。但这不是人一下子倒回 去亿万斯年,重新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而是借此古老的 茅棚,保卫这片就要黄熟的苞谷林。 在这样的深山野箐,在孤寂的漫漫长夜,响子,这在 平时谁都不在意的东西,此时此刻,成了人最亲密的朋友 。 也许可以这样理解,响子,其实传达的是人的声音(意 愿)。这个声音对野物说,野猪啊,你就随便吃几个嫩苞谷 吧,你填了肚子就滚蛋吧!但你不可胡来,去作践大片苞 谷林。之后,响子又与苞谷热烈地交谈起来:专心黄熟吧 ,我至亲至爱的苞谷呀,你放胆地灌浆,放心地饱满吧, 我守候着哪!还对古老的山林,对地老天荒的夜晚说,让 我们相安无事、相依相伴下去吧…… 人在心中愈说愈动情,响子就愈是热烈地张扬声响, 与四山相应,与远在一两里外的响子互为鼓励,相互声援 ,形成强大的威慑,让准备放胆的野猪在苞谷林边缘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