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课
作者简介
王能宪: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受业于著名古典文学专家袁行霈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长期在高校工作,从事古典文学教学和学术研究。曾多次在国内各大学及研究机构参加学术会议和演讲,并应邀访问日本、澳大利亚、瑞典、法国、英国、埃及等国家,参加有关国际会议并发表演讲。 专著有《世说新语研究》《含咀编》《文化建设论——王能宪演讲集》;校点古籍《魏叔子文集》。主持文化部理论建设重点工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建设丛书》,主编《中国文化如何应对WTO》《足迹——著名文学家采访录》等。
内容简介
庄子是我国战国时代著 名的哲学家。他和老子一样 ,主张清静无为,就是要求 生活在世界上的人们一切都 要顺应自然,不要有任何人 为的、主观的努力。因此, 总体上说来,庄子的思想是 消极的。不过,另一方面, 庄子的学说中又包含着许多 辩证的思想、许多合理的成 分,充满智慧和哲理,富于 思辨逻辑。而且,他的“十 余万言”作品大抵用寓言的 形式写成,不仅篇幅宏大, 汪洋恣肆,而且想象丰富, 寓意深刻,有很浓的文学意 味。 这篇寓言题为《山木》 是因为文章开头的一句中有 “山”和“木”这两个字。我国 古代早期诗文,往往没有标 题,后人采用“首句标其目” 的办法,即用开头两个字, 或开头一句中包含的两个字 作题目。可见,“山木”这个 标题,不是由文中的内容概 括出来的,不同于庄子的其 他寓言,像《逍遥游》《庖 丁解牛》等标题是总括全篇 内容的。《山木》这篇文章 篇幅很长,内容很丰富,我 们这里只欣赏它的开头一段 文字。 文章以叙述故事的方式 开头:“庄子行于山中,见 大木,枝叶盛茂。”庄子带 着他的一群学生在山中行走 ,看见一棵大树,长得枝叶 繁茂。“庄子行于山中”,字 面上只写庄子一个人行于山 中,实际上联系后文看,他 是同他的学生在一起的。“ 见大木”中的“大木”,就是 大树。“见大木”,自然没有 什么新奇,庄子感到有点儿 奇怪的是“伐木者止其旁而 不取也”,伐木的人只是站 在大树的旁边,却并不砍伐 ,取以为用。这里,“伐木 者止其旁”中的“止”,是“停 ”的意思,“止其旁”,就是 停在那棵大树的旁边。“不 取”的“取”,是取材、取以 为用的意思。这棵枝叶繁茂 的大树,为什么伐木者“不 取”呢?庄子便上前向伐木 者打听。“问其故,曰:‘无 所可用。”’问是什么原因, 伐木者告诉庄子说,这棵树 不成材,派不上什么用场。 于是,庄子回过头来向他的 学生们说道:“此木以不材 得终其天年。”这棵大树是 因为没有什么用处才能活到 它的自然寿限的呀。“不材” 就是不成材、不能作材料、 没有用处的意思。注意:“ 不材”是这篇文章中的一个 关键词语。“天年”,就是自 然的寿命。“此木以不材得 终其天年”,实际上是说, 这棵大树因为不成材,才没 有像那些可以作材料用的树 木一样被伐木者砍伐掉,因 此得以枝叶繁茂地一直生长 下去,直到老死为止,也就 是享尽它自然的寿命。 以上一层意思是说庄子 在山中见到一棵不成材的大 树,悟出了“此木以不材得 终其天年”的道理。《庄子· 逍遥游》说:“物无害者, 无所可用。”一种物体,如 果没有谁加害于它,说明它 一无所用,一无可取。对于 伐木者来说,他来到山林中 ,当然要选取一些有用的树 木,砍伐下来,取材为用; 对于山中的树木来讲,可用 的木材总是先被砍伐,可以 说成材为患,成材的反而倒 霉。而无用的树木则可以免 遭砍伐的厄运,得以终其天 年。从这一角度来看,那棵 不成材大树的一无可取,对 它自身来说,倒成为另一种 最大的“可取”——得以保存 自己的生命。这一现象引起 了庄子的注意,庄子并且将 它同自己后来碰到的另一相 反的现象联系了起来。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 之家。”庄子和他的学生从 山中出来之后,住在他的一 个朋友家里。“夫子”,这里 是对庄子的尊称,因为这篇 文章是他的门徒弟子整理的 ,所以门徒弟子称他们的老 师为“夫子”。“舍”,是住宿 、歇息的意思。“故人”,老 朋友。“有朋自远方来,不 亦乐乎。”庄子来到老朋友 家里,“故人喜”,老朋友非 常高兴,于是十分热情地招 待他,“命竖子杀雁而烹之” ,就让家里的童仆杀鹅烹调 做菜招待他。“竖子”,是对 童仆的称呼,即家中的佣人 。这里的“雁”,据考证就是 鹅。“烹”,即烹饪;一说作 “享”,享用的意思,当然也 可以解得通。这位故人见庄 子到来,连忙吩咐童仆杀鹅 摆酒,为他接风洗尘。“竖 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 不能鸣,请奚杀?”’童仆得 到吩咐,就问主人老爷:一 只鹅会叫,一只鹅不会叫, 杀哪一只呢?“请奚杀”的“ 奚”,是疑问代词,“奚杀” 就是“杀奚”,杀哪一只。大 概庄子的这位朋友家中共养 了两只鹅,“其一能鸣,其 一不能鸣”。这里的“不能鸣 ”,是说养着没有什么用处 的意思,与上文的“不材”意 思相同,也是一个关键词语 ,不可忽略。主人听了童仆 的请示之后,立即回答道: “杀不能鸣者。”杀那只不会 叫的。 P2-5 ★此书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北大博士王能宪先生多年精心之作!一部分内容是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王牌节目《阅读和欣赏》撰写的经典赏析稿,以及作者在高校的古典文学课精品课程内容,独家呈现! ★46篇经典古诗词,学生必读,各类语文考卷多次收录。收录中小学必读篇目《山居秋瞑》《前赤壁赋》《归园田居》等;初高中必背篇目《兰亭集序》《如梦令》《楚辞》《梦游天姥吟留别》等重磅收录。 ★精心注解,有趣也要有知识。从诗词欣赏,到词意解构,字字剖析,以诗为经,词为纬,串联出一幅真实的时代画卷。直观展现诗词的无穷魅力。 1)跨越千年的格言警句:以古人之语,言今人之事,嬉笑怒骂,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