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永不眠+钱从哪里来 全2册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基本信息
书名:金钱永不眠:资本世界的暗流涌动和金融逻辑
定价:48.00元
作者:香帅无花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08671635
字数:
页码:302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标识:jd12123350
编辑推荐
《金钱永不眠》,以武侠的笔触写资本市场、金融常识、历史和故事,像看武侠一样看金融世界的兵戈相见、熙熙攘攘。
《金钱永不眠》,金融不是枯燥的数字和图表,而是活色生香的生活和故事。
金钱永不眠!生活在现代生活中的我们,不管是主动或者是被动,其实都被“金融”或者说“金融市场”紧紧地绑定,不可分割……生活中每一个场景都和“金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柳斌杰、林毅夫、梁稳根、蔡洪滨、陈龙联袂力荐。
内容提要
《金钱永不眠》,资本市场观察、经
济改革大势、金融史、金融常识在笔下流转,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人间烟火也别有趣味。
在《金钱永不眠》中,她写韩国经济改革,犹如镜子里看中国的改革;她写商人的历史地位,写哪个朝代适合安放马云;她写中西方的金融发展脉络,写香港金融经济历史的客途秋恨;她写美国股灾,写A股市场惊心动魄几十年,写2015年的熔断三部曲,写万科宝能;她也写资产证券化,写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写期权和存款保险制度,用白话写现代金融学理论与常识……
在香帅笔下,金融市场和经济现象都是有温度的,有知识也有情怀。江湖熙熙攘攘,有金钱、有情感,有朋友、有陷阱,有资本冷漠、有古道热肠。翻开《金钱永不眠》,你犹如在看一幕幕资本操控的剧,一边看,一边叹息,一边回味,读出一个不一样的金融江湖。
目录
目 录
|序一|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柳斌杰
|序二|人文气质与
侠义精神——有温度的金融江湖|梁稳根
|自序|江湖夜雨十年灯|
|卷一|借历史的酒,浇我们自己的块垒|
历史的分岔路口:金融史漫谈 //003
客途秋恨:极简香港经济史//010
百姓日用即道:中国改革中的世俗理性//027
从张謇到袁庚:所有的传奇都是时代的传奇//036
历朝商界风云,何处安放马云? //043
危机过后,韩国是怎样走出低谷的? //049
历史有张相似的脸:A股市场20 年波动记忆//061
|卷二|金融市场之乱花渐欲迷人眼|
监管的眼泪在飞 //079
错乱的手:泛亚悲剧的背后//084
虎兕出于柙,谁之过?——光大证券“816事件”之问//092
“A股韭菜周年祭”三部曲//105
二胎、生育率和
房价 //147
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关心股市? //151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154
那座工厂那座城的故事 //158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74
中国版“两房”债会引发“次贷危机”吗? //195
101 次求婚之后:携子之手去远方——携程并购去哪儿漫谈//199
当三一集团遇上奥巴马——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美丽与哀愁//210
万科VS宝能:理想向左,资本向右——万科观察之一//217
股权VS控制权:万科围城——万科观察之二//226
并购时代之风起云涌——万科观察之三//238
|卷三|金融学那点事儿|
金融学为什么要“闹独立”?——极简白话金融学之一//249
那些年,华尔街的“异教”革命——极简白话金融学之二//253
n
华尔街,继续革命——极简白话金融学之三//259
无套利的魔法——极简白话金融学之四 //263
股票市场的投机因子能赚钱吗? //267
我不知道风往哪个方向吹——A股市场的“噪音交易者风险”//272
期权和存款保险制度——老百姓能理解的金融小概念//276
资产证券化就在你身边——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的秘密//280
资产证券化的前世今生 //287
|跋|做金融江湖里一朵自由行走的花|陈龙
作者介绍
香帅无花,本名唐涯,麦吉尔大学(加拿大)金融学博士学位,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经济学硕士。2010年9月回国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为资产定价、宏观金融和行为金融学。擅长数理分析和金融建模,有多篇学术作品在国际国内dingjia
n学术期刊发表。在最近的研究中,唐涯教授关注中国金融市场,研究公司和投资者对于信息资源的战略性使用,包括策略性的信息披露、信息传导机制、羊群效应,以及IPO发行时间的选择等。
2013年8月开始在《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发表大量金融时评和金融学科普文,是第一财经广受欢迎的财经专栏作家。2015年9月上线个人自媒体(微信公众号)“香帅的金融江湖”,以“有料、有趣、有情怀讲金融”为愿景,在金融圈内广为传播和转发。曾推出系列短视频“香帅兔兔说金融”,在腾讯、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网站播出,第一季共6集,点击量超2000万。
自画像:非典型“海龟”,非典型博士,非典型教授。嗜武侠,星爷粉,不小心做了严肃学术的非严肃女青年。
文摘
历史的分岔路口:金融史漫谈
在16世纪中叶前,东西方的“金融意识”分歧不大。转折点是万历到顺治这段时间——中国始终维
持着“士农工商”的稳态社会结构,此时的荷兰人却已逐步开创现代金融体系。由此,中国与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市场渐行渐远,终于在历史的河流中被风吹雨打,零落而去。
又到周末了,下午坐在咖啡馆里备课。看着商场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忽然有个奇怪的想法。不知道有多少人明白,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不管是主动或者被动,其实都被“金融”或者说“金融市场”紧紧地绑定,不可分割。从日常的微小支付,到大额的房贷、车贷,再到股票和各种理财产品投资决策……生活的每个场景都和“金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社会是一个由“金融资本”驱动运行的世界。
如果用非常通俗的语言来描述金融,大概就是所谓的“资金融通”吧。而资金融通借贷算得上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之一。今天我们所认识的“金融”像是个舶来品,不过回头看历史,其实中国的“资金融通”业务历史之久远,可以直接回溯到公元前1000 年。
有关中国最
早借贷行为的记载始于西周(《周礼》),当时,一个叫“泉府”的机构(类似今天的财政部和央行的混合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