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版·中国经典-史记

少年版·中国经典-史记
作者: 司马迁
出版社: 江苏少儿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10
折扣购买: 少年版·中国经典-史记
ISBN: 9787558427176

作者简介

张强,1956年出生。淮阴师范学院教授,中国史记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江苏古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内容简介

"“大王所说极是!确实应另起名号。”众臣连忙附和。 以丞相为首的众大臣立即接过话题说:“五帝时的辖地不超过千 里,周边的国家和地处边远地带的诸侯很少朝拜五帝。今天,大王平 定天下,建立郡县制度,法令一统,像这样的事情从没发生过。大王 您开创的历史是五帝无法企及的。上古时期有天皇、地皇、泰皇,三 皇之中,泰皇的地位最为尊贵。我们认为,您应该以‘泰皇’相称, 您的命令应该叫作‘制’和‘诏’,您应该自称‘朕’。” “泰皇好是好,不过,还是有些不妥。”秦王嬴政觉得“泰皇” 二字虽然尊贵,但沿袭了古人的称号,无法向世人展示自己至高无上 的地位。沉吟半晌后,对大臣说:“我看这样吧,去‘泰’字,留下 ‘皇’字,加上古代帝王的‘帝’字,就叫‘皇帝’吧!至于其他, 照你们的意见办好了。” 众臣听了秦王的话,连忙拍手赞成。 突然间,嬴政又想起了一件事。上古时期,君主去世后,后人要根 据君主的作为议定谥号。嬴政生怕死后别人议定一个谥号,用不好听 的词语来评论自己,连忙又说:“我听说远古本是没有谥号的,后来 才有,这样做是让做臣子的评论帝王,让后代评论祖先,很显然没有 多少道理。现在,从我开始,将谥号取消,我就叫始皇帝,以后的子 孙以数字相传,二世、三世,一直传到万世,生生不息,连绵不绝!” 从此以后,秦王嬴政有了“秦始皇”之称,后代的君主也有了“皇帝” 这一称谓。 秦始皇生活的时代是宗教神学盛行的时代,为此,需要向上天证 明秦灭六国的合法性。按照五行相克的原理,秦始皇认为,关东六国 是周王朝的藩国,秦灭六国是革周王朝的命。既然周因为火走向强盛, 那么,秦战胜周,应该是以水相胜。在此基础上进行宗教改革,秦王 朝取代周王朝,统一中国就名正言顺了。 秦始皇越听越糊涂,不由得火冒三丈,大声训斥道:“平时你们一 个比一个会说,到了让你们说的时候,倒说不明白了!”说完,一甩 袖子,把那些儒生赶走了。 秦始皇心想:“既然谁都不清楚如何封禅泰山,那为什么一定要循 着古人的礼仪?还是干脆搞一个别出心裁的封禅之礼吧。”秦始皇开 始按照自己的想法谋划封禅,谋划好了,便率领文武大臣直奔泰山。 在泰山举行隆重的尊天祭礼后,秦始皇从山上走了下来。谁知天有 不测风云,刚才还晴空万里,这会儿突然惊雷四起,狂风大作,风扑 打在树枝上,发出令人惊恐的响声。天空翻滚着乌云,越来越暗,预 示着一场大雨即将来临,秦始皇万分懊恼:“早知如此,还不如不上 山呢。”他向前方看去,五棵硕大无比的松树刺向天空,如同撑起了 一把巨伞,他急步向前,躲到了树下。惊魂未定的秦始皇还没来得及 喘气,一场倾盆大雨便从天而降。 或许是神灵保佑,秦始皇的身上竟没有淋到一滴雨。雨停了,秦始 皇抬起头来,朝树上望去。五棵松树茂密的枝叶交叉在一起,形成了 一座巨大的亭盖。秦始皇以为,这是上帝赐福给他。为此,他给五棵 松树深深地鞠上一躬。为了表达对五棵松树护驾之功的感激之情,又 下诏封五棵松树为五大夫。 走下泰山后,秦始皇又到梁父山举行祭地大典。至此,封禅祭祀活 动全部完成。 为了向世人证明封禅成功,展示帝王的赫赫声威,秦始皇令人写下 了歌颂之辞,随后又让石匠将这篇歌颂之辞刻到泰山上,希望自己能 像泰山一样永存。 秦始皇封禅泰山后,一副得意扬扬的神情。可是,有一天,他不高 兴了。 原来,秦始皇突然想到:“我在人间虽然是至高无上的,可是,生 命有限,如果有一天死去,如何才能继续享有权力和财富呢?”想到 听到卢生等人逃走的消息后,秦始皇勃然大怒:“我以前收缴天下 的书籍,是要把那些没有用的剔除掉。我召集了那么多擅长文学和方 术的方士和儒生,想让他们找到长生不死药,大兴太平之世。现在这 些方士逃走了,徐福耗费巨资后又不知踪影。我厚待儒生,可是,卢 生和侯生却公开诽谤我。此外,那些儒生又在咸阳街头散布谣言,迷 惑老百姓。这帮人真是可恶极了,不杀不行了。” 李斯见秦始皇发怒,立即提出了焚书坑儒的建议。在秦始皇的支持 下,他一口气抓捕了四百六十多个儒生,把他们活埋到坑中。与此同 时,又把天下的典籍集中到一起,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秦始皇扫平六国,结束了天下纷争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 历史潮流。遗憾的是,他得天下后不知如何治理天下,一味地采用残 酷的手段压迫百姓,从而使已经痛苦万分的百姓再度生活在水深火热 之中。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续推行暴政。老百姓忍无可忍,汇成声势 浩大的反秦浪潮,很快便推翻了暴虐的秦王朝。(见《史记·秦始皇 本纪》) 【历史我说】毫无疑问,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 人物,他统一了关东六国,结束了战国纷乱的局面,但他又要为无数 的读书人、普通百姓的死亡负有责任。《史记》对秦始皇的记载既没 有一味赞美,也没有一味贬低,这体现了司马迁这位史学家秉笔直书、 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学观念。从这篇来源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的 故事里,你能否概括出一个心目中的秦始皇形象?可以按照功、过两 个角度概括。" 1.权威专家严选必读书目,保证丛书品质,让孩子读得安心:南京大学文学院莫砺锋教授担任主编,从孩子成长角度严选书目,涵盖文、史、哲、国学多方面,让孩子全方位吸收传统文化精华滋养。 2.大奖作家精心打磨原著,优质内容好读易懂,助力文化积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和儿童文学大奖作家执笔,忠于原著;流畅易懂理解快,让孩子走进经典,理解经典,爱上经典。 3.名校博士倾力设计精品伴读,提炼阅读精华、提升丛书知识含量: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倾力加盟,定制专业、精到的延伸性内容,帮助孩子发散思维、拓宽知识面、提升语文阅读写作综合实力。 4.字大行疏,绿色印刷,为孩子沉浸式绿色阅读保驾护航:16开大字号呵护视力,版式简约雅致,提高孩子阅读专注度;环保绿色印刷,优质正版图书让孩子健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