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历史演变/中华复兴之光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汤姓子名履,世称商汤、武汤、天乙、成唐,甲 骨文称唐、大乙,又称高祖乙。他原来是夏朝的方伯 ,管理着毫这个地方,亳就是现在河南商丘。由于他 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所以深得民众的拥护,以至于 周围的一些小国也前来慕名归附,其势力便迅速强大 起来。 夏末时,夏帝王桀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 ,汤见其形势便产生了代夏的雄心。于是,他开始实 行灭夏的计划。 汤先灭掉了商附近的一小国葛国,接着不久,经 过11次的出征,灭掉了夏王朝的3个重要同盟国家豕 韦、顾和昆吾。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汤联合各 方国和部落征伐夏桀。在“鸣条之战”中,汤俘获了 对战争毫无准备的夏桀。 紧接着,汤在3000名诸侯的拥戴下登上帝王之位 ,在毫建都,宣告商王朝的成立。商朝建国后国都频 繁迁移,汤王盘庚时,迁都于殷,即今河南省安阳市 ,此后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商朝也因此又 称为“殷”或“殷商”。其统治区域北至蒙古,东北 至辽宁和朝鲜半岛,南至湖北、湖南、江西、福建等 ,西至于甘肃新疆,东至海滨东海。 汤吸取了夏桀的教训,他广施仁政,深得民心, 商朝政权得到了初步巩固。商朝的农业、手工业迅速 发展起来,经济步伐加快,私有制度进一步完成,商 朝走向了奴隶制度占主要地位时代。这就是“商汤革 命”时期。 商朝的农业比较发达,出现了黍、稷、稻、麦等 粮食作物和桑、麻、瓜果等经济作物。已经使用多种 谷类进行酿酒。 手工业也相当发达,能够铸造精美青铜器和白陶 、釉陶,各种常用的器具和礼器、酒器十分精美。著 名的司母戊鼎,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物品交换也逐 渐扩大起来,并且出现了规模较大的早期城市。 商朝强盛时期的疆域东边到了大海边,西边到达 现在的陕西省东部,北边到达现在的河北省的北部, 南边发展到了长江岸边,成为那个时期世界上的文明 大国。 商朝已经进入了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出 现了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体 系较为完整的古代文字。甲骨文上反映了商朝对于天 文天象的记载和对于干支记时法的运用等。 据考古资料看,东南和华南地区分布于长江下游 两岸的“湖熟文化”、江西北部的“吴城文化”、西 南地区四川境内的“巴蜀文化”以及北方内蒙古、辽 宁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商 文化的影响。 太甲继承王位后,不遵守先前法令,并胡作非为 ,伊尹便把他放逐到桐这个地方。等到太甲悔过了, 伊尹又把太甲迎接回来继续执政,商朝统治又呈现出 清明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