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的鹤/儿童文学名家经典书系

姐姐的鹤/儿童文学名家经典书系
作者: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
出版社: 北京教育
原售价: 1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姐姐的鹤/儿童文学名家经典书系
ISBN: 9787552256932

作者简介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蒙古族。与两只乳白色蒙古牧羊犬相伴,在草原与乡村的接合部度过童年时代。 出版有长篇小说《黑焰》《鬼狗》《黑狗哈拉诺亥》《叼狼》《狼谷炊烟》《狮童》《血驹》《狼血》《旗驼》;中短篇小说集《驯鹿之国》《狼獾河》《狼谷的孩子》《静静的白桦林》《克尔伦之狐》《黄昏夜鹰》;长篇开放式散文集《蒙古牧羊犬——王者的血脉》《生命的季节——二十四节气》《罗杰阿雅》等多部作品。获得过“五个一工程”等多种奖项,有多部作品被译介到国外。 现居呼伦贝尔草原,在自己的营地中饲养大型猛犬,致力于蒙古牧羊犬的优化繁育,将幼犬无偿赠送草原牧民。

内容简介

十四只白天鹅精力充沛的长鸣把我从梦中惊醒, 它们准备在北方这个清冷的早晨离去。 我爬出帐篷。 十四只巨大的白鸟已经走出那个将它们困了一个 星期的池塘,站在平缓的雪地上。几天以来因为得到 我和少年小鹤的喂养,它们已经恢复了体力,此时正 气宇轩昂地在晨风中扇动着巨硕的翅膀。 隆冬季节,没有可供它们长距离助跑滑翔的宽阔 水面。一只天鹅率先伸开如机翼一样宽大的翅膀步履 蹒跚地向大地尽头刚刚升起的朝阳奔去,优美颀长的 脖颈儿笔直地向前伸展,脚掌用力地蹬踏地面,雪粒 在它的蹼掌下像尘雾一样扬起。跑出大约十几米后, 翅膀拍击的节奏慢慢平缓,那沉重的身体正慢慢地成 为天空的一部分,它的脚掌最后一次触地后,借助大 地的弹力,它终于离开了地面。 它沉稳地飞起来了。 伴随着“江昂、江昂”响彻黎明四野的长鸣,剩 下的天鹅接二连三地拍打着翅膀起飞了。没有一只天 鹅落队。 它们升空之后在北方清晨明净的天空中稍作徘徊 ,然后义无反顾地奔向天际,融入初升的红日中。我 想它们是去寻找一块水草丰美的沼泽地,但春天到来 时它们还会回来,在这里度过自己的夏季,那时会有 很多小天鹅成长起来,秋天时这些羽翼丰满的小天鹅 会随着它们的父母飞向南方。 望着天鹅离去的方向,我想自己也该离开了,在 离开之前我要和我刚刚结识不久的朋友小鹤告别。 选择这个绝佳的地点支起帐篷作为观察的宿营地 的那个美丽黄昏我认识了小鹤。当时他几乎是悄无声 息地出现在我的背后,当时我正拿着一只望远镜观察 一处灌木丛。我是想试着在这里找到一群斑翅山鹑, 利用寒假的时间观察它们,以便了解它们怎样度过北 方漫长的冬季。 我回头时看到这个只有十二三岁的大眼睛男孩站 在帐篷前,好奇而害羞地看着我。 “你来这里干什么?”他的目光中闪现出一丝警 惕。 “我来观察这些鸟。”我说。我想他是把我当成 盗猎者了。于是我打开自己的帐篷,拿出自己的背包 ,把自己准备在这里度过一个假期的所有的装备都拿 了出来。 他并没有在我的这些装备里发现猎枪、捕网、夹 子之类的东西,于是放心了。 他坐在了火边,取下手上的棉手套,伸出小手烤 火。“我是这里的义务看护员。只要发现有人偷猎, 立刻会报告保护区。”他像个大人似的一本正经地拿 出了一个绿色封皮的证件,我看到那上面写着“小自 然之友”的字样。从这里往西不到五十公里就是全国 最大的一个鹤类自然保护区。 我以惊人的速度和这个男孩成为朋友,他告诉我 他叫小鹤。其实我只比他大五岁,有时我会麻烦他帮 我到村子里买火柴或是_些日用品,而我则教他怎样 写鸟类观察日记。 小鹤每天来我的营地。每天吃过早饭之后我坐在 帐篷前支起望远镜准备开始观察时,总能看到小鹤小 小的身影穿过洁白的雪地从那边炊烟袅袅的村子里走 来。 小鹤经常在这里待一个上午,有时会带着他的作 业本,他告诉我明年他小学毕业之后就可以去市里上 中学了。他经常给我带来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其中 最令我感兴趣的是他带给我的一只用某种植物纤维织 成的鸟巢,里面还有一只已经死去并且自然风干的火 红色小鸟。他告诉我那是他在杨树林里捡到的,他很 想知道那是一只什么鸟。我答应回去后请专家辨认后 一定告诉他这种小鸟的具体品种。 关于小鹤的姐姐,是在一天我们完成了观察之后 他无意中提到的。那时我们坐在帐篷前,地平线上的 夕阳把洁白的大地渲染为一片纯澈的玫瑰色。我们静 静地坐在那里注视着天际的彤云出现微妙的变幻,这 是广袤的北方原野金色的黄昏。 “姐姐以前也总是喜欢在傍晚的时候看云。”坐 在我身边双手抱膝的小鹤望着地平线喃喃自语。 “那她现在不喜欢看云了吗?”我一边摆弄着手 里的相机一边漫不经心地问他。 “可是她再也没有机会看了。”小鹤慢慢地转过 头,毫无表情地看了我一眼,然后又看着远方的云。 我知道自己一定说错了什么。 “现在你看不到,要是在夏天,你就能看到这里 到处是湿地。你不知道什么是湿地吧?我们这里就是 湿地,湿地是地球之肺。人们把鹤叫作湿地之神。因 为鹤喜欢生活在这种环境里。”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