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过了一百年](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190925/06/20190925063259182.jpg)
出版社: 新华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5.10
折扣购买: 就这样过了一百年
ISBN: 9787516625910
为茶而生的茶业泰斗 1. 林则徐成为人生的启蒙和志向 上海,清朝宣统二年八月十八*(1910年9月21 *)这**,对于46岁的内科大夫张绍尧和36岁的妇 产科医生刘贞清来说,是一个大喜之*,盼子多年的 中年夫妻终得贵子。“天赐之福呀!”父亲张绍尧喜 极而叹,“孩子就叫天福吧!” 1911年,也就是天福出生的第二年,**的辛亥 革命爆发了,一举推翻了清王朝,同时也引起社会极 大的动荡不安。纷乱的局势逼迫张氏夫妇举家迁回了 老家福州。巧的是同样有个福字,天福人生的大部分 岁月就在被称为“榕城”的有福之州度过。 由于是独子,父母又是*过现代教育的知识分子 ,因此天福*到了比其他同龄人*丰富的教育。6岁 之前,父母就为他请了家庭教师,学习四书五经。到 了8岁,他开始跟美国留学归来的表姐学习英语。 张家所住的宫巷是福州有名的“三坊七巷”之一 ,近现代许多政治家、*事家、思想家、文化名人在 这里生活过,林则徐、严复等在这里留有故居。 宫巷里的敦本小学,是福州刘姓大商人开办的, 天福和附近的大家族的子女都在这里就读。学校离“ 林则徐祠堂”只有几十步之遥,天福经常和同学们去 那里玩耍,关于林则徐的事迹熟稔于心。那句“苟利 **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名言被牢记,后来 这句话一直挂在天福宿舍墙上或压在办公桌玻璃板下 。 2. 立志要把茶叶研究作为终生的事业 1923年夏天,12岁的张天福进入格致中学读书。 这是一所寄宿制的中学,事事都得自己来,自幼备* *爱的天福在这里逐渐学会了独立,懂得了为自己负 责。中学时期的天福十分活跃,还组织同学们拜请名 师,习拳练武,强身健体。 1928年暑假,格致中学失火,被**烧毁,学生 们只能转学,有几个同学决定转学去上海。上海,这 个父母生活过的大都市,对张天福充满了**。父亲 虽然很舍不得,但是在张天福苦苦恳求下,*终还是 同意了让他去上海读书。 在上海,19岁的张天福见到了繁华租界、简陋窝 棚,富人、乞丐共存于一个城市,体会到外国列强对 上海的压迫和**,同时也逐渐确立要强大祖国、报 效祖国的志向。 高中毕业后,按照父母的意愿,张天福以优异的 成绩考入在福建的协和大学。大学的**年是基础课 ,学生可以带着这些学分报考其他大学的其他专业。 都是医生的父母希望张天福可以学医,继承家业,本 分踏实地过*子,也本以为天福就会在父母身边这所 不错的学校这样安安稳稳地读下去。但在热情而年轻 的报国心驱动下,经过深思熟虑后,天福认为学农比 学医*合适,于是他告诉父母,要转学报考金陵大学 农学院,要用实业救国。父母亲很不情愿,苦劝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