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寻找超艺术托马森
作者简介
作者 | 赤濑川原平(Genpei Akasegawa 1937—2014),日本前卫艺术家、评论家、作家,1937年出生于日本横滨,考入武藏野美术大学油画专业不久便退学,开始参与独立艺术展,作品《千元札》受到社会广泛关注。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在《朝日周刊》《GARO》等杂志发表漫画,同时以尾辻克彦的笔名创作小说, 1979 年获得中央公论新人奖,1981年获得第84届芥川奖。1986年与建筑家藤森照信、插画家南伸坊等人发起“路上观察学会”,从艺术与生活的临界点对都市空间进行漫游、考察,掀起一股“路上观察”热。主要著作有《樱画报大全》《上街!寻找超艺术托马森》《东京路上探险记》《名画读本》《千利休》等。 译者 | 唐诗,日本北海道大学文学硕士。编辑、译者。译作有《深濑昌久:渐渐变成乌鸦的男人》(濑户正人)、《立花》(川濑敏郎)、《原田治的美术笔记》(原田治)等。
内容简介
正式开始考察之前,为了明确以下论述,我想在此确认一下托马森的定义。 “附着于建筑物且被保存得很美的无用之物。”这就是托马森的定义。 其中,最不容忽视的一点是“保存得很美”。 ——选自《高田马场三角区》 所谓托马森就是如此——当一座古旧的城市在苦痛中蜕变成一个崭新的城市时, 托马森会在这磨合的嘎吱嘎吱声中一个接一个诞生,而后逐渐消失。 ——选自《双层住宅印章》 能被称为托马森的,往往是些令人生畏的事物。 它们大多被埋在混凝土里,发现它们,就和挖掘尸体一样。 时不时会感到毛骨悚然,是因为现场有幽灵存在吧?建筑物的幽 灵,抑或空间的幽灵。空间也是有生命的,或者说,人类为一些空间赋予了生命,这类空间是被人类意识介入的空间。有生命的 空间自然也会面临死亡,空间的幽灵也会随之出现。不管怎么说, 能够察觉这一切的,唯有人类。而对人类来说,对此感到恐惧的可能性更大。这种恐惧不是瞬间喷发的,可怖之处会分裂成很多微小的个体分开出现,有时还会显露出诱人怜爱的模样。 ——选自《悄悄喘息的尸体》 最近在街上漫步的时候,“地域再开发”这几个字进入了我的视线。我感到恐惧,因为这将 使本就岌岌可危的“超艺术”根绝。我若不时刻 携带相机,就有可能错过时机。“超艺术”实在 是脆弱易逝——这是我最近的感想。只要觉得它 有一分相像,就应该记录下来。就当我是杞人忧 天吧,记录超艺术已是当务之急。 ——选自《双层住宅印章》 我们只是觉得路上观察学很有趣,想了解这份“有趣”的背 后到底是什么,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深入街头巷尾。……人类的新价值观已在路上探头,对于想了 解其本质的这份好奇心,我们不得不更加认真地对待了。不过,想要追上这份“有趣”,看清其本质,必须以玩笑为动力,否则无法前行。毕竟驱动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 ——选自《中国托马森工厂的实况》 我们这些托马森观测中心的成员,追逐着超艺术,在城市的缝隙间来回穿梭,不 知不觉就踏入了城市的子宫深处。在那里,我们见到了尚未剪断 脐带、处于不稳定状态的超艺术,被它所经历的复杂的戏剧性事件淋得浑身湿透。 ——选自《被高楼吞没的城市》 它就和勒· 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一样美丽,也会让人想起徕卡相机的机身。在它身上,我能看到精工匠造的物体曲线。比起偶然 的产物,我更愿意相信它是地下洞窟中的坟墓。既不是人的坟墓,也不是猫的坟墓,而是空间的坟墓,是曾经存在过的楼梯空间的坟墓。在金字塔之类的地方,应该也有这种类型的托马森吧。 ——选自《悄悄喘息的尸体》 托马森是发生在人工空间里的畸变,沿着都市不动产的活断层出现,因此,托马森只可能在都市中被发现。然而,通过来自今治市的报告,我们发现,托马森有时也会在田园风光中闪现,都市结构变成粉末之后,会飘散到田园之中。 我们再深入地想一想。大自然、田园之类的地方有时会令我们感到厌烦,这种情绪因何而生?我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总而言之,那里有某种未知的事物让我们感到厌烦,乡下的年轻人对此难以忍受,于是选择背井离乡,来到东京。其背后的原因是,东京有托马森。 ——选自《托马森,没入大自然》 世间万物本就如此。所谓托马森,不过是我们在都市之中目击到的一瞬间的错位。错位的光线在下一秒就会没入都市的各个 角落。都市包容着在其内部不断堆积的错位的托马森,连同它们 一起,等待着被大自然吞没的命运。名为“都市”的物件,是因 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大自然的短暂现象,总有一天会崩溃,再次没 入大自然之中。 ——选自《托马森,没入大自然》 ◆抛掉计划,上街去!长销不衰的“路上观察学”入门秘笈,CITY WALK界首部实践指南 ◆徐冰、刘柠、严飞、btr齐声推荐,打通社会学、城市研究及艺术实践的绝妙文本 ◆传奇先锋艺术家、芥川文学奖获得者、跨界漫画家赤濑川原平经典作品 ◆以无目的的闲逛,在效率之外,保卫无聊,呼唤不为任何事物所用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