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汉故事(上下)/图文本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经典

前后汉故事(上下)/图文本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经典
作者: 林汉达
出版社: 春风文艺
原售价: 60.00
折扣价: 37.20
折扣购买: 前后汉故事(上下)/图文本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经典
ISBN: 9787531344049

作者简介

林汉达先生(1900—1972),浙江慈溪人,**的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1924年毕业于上海之江大学,1937年赴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学习,*读民众教育系并获硕士学位。1945年底,与马叙伦等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促进会,当选为常务理事。建国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部长等。 林汉达先生从上世纪20年代起即从事研究和写作,著作丰富,涉及面广,颇有影响。教育方面的著作有《向传统教育挑战》、《西洋教育史讲话》等;文字改革方面有《中国拼音文字的出路》《中国拼音文字的整理》等;通俗历史读物有《上下五千年》《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三国故事》等,共达六十余种,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特别是他的通俗历史读物,深*几代青少年读者的欢迎。

内容简介

5 揭竿而起 公元前209年七月,阳城(在河南省登封市)的 地方官接到了 上级的命令,要他征调九百名壮丁送到渔阳(在北京 市密云县)去 防守边疆。地方官派官兵层层下去,直到乡间(二十 五家为闾; 闾,也叫里),按门按户去抽壮丁。有钱的人出点财 物,或者给乡 长、闾长一点好处,还可以不去,穷人没有行贿的力 量,只好给征 了去。为这个,每回送到边疆上去防守的壮丁总是贫 苦的农民。这 次阳城的地方官派了两名*官押着九百名贫民壮丁到 渔阳去。 *官从壮丁当中挑选了两个个儿高大、办事能干 的人作为屯 长,叫他们分别管理其余的人。那两个屯长一个叫陈 胜,阳城人, 是个雇农;一个叫吴广,阳夏人(阳夏,在河南省太 康县),是个 贫民。陈胜和吴广本来并不相识,现在碰在一块儿, 同病相怜,倒 也意气相投,很快地做了朋友。他们只怕路上耽搁, 误了*期,天 天帮着*官督促着这一大批壮丁往北赶路。 他们走了几天,才到了大泽乡(在安徽省宿州市 西南),正赶 上下大雨。大泽乡地势低,水淹了道,设法走。他们 只好扎了营, 暂时停留下来,准备天一晴再赶路。雨又偏偏下个不 停,急得这队 壮丁好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 们倒不是为了 自己的家着急,也不是为了自己的庄稼着急。这些顾 虑现在已经谈 不到了。他们着急的是误了*期,命就保不住。秦朝 的法令是那么 严,误了*期,就得砍头。走又走不成,逃又逃不了 ,他们只能愁 眉苦脸地叹着气,私底下说些抱天怨地的话。 陈胜偷偷地跟吴广商量,说:“这儿离渔阳还有 几千里地。就 算雨马上就住,路上也不好走。算起来,怎么也赶不 上*期。难 道咱们就这么白白地去送死吗?”吴广说:“那怎么 行?咱们逃 走吧。” 陈胜摇摇头,说:“逃到哪儿去?给官府抓回去 ,也是个死。 逃,是个死;不逃,也是个死。反正是个死,不如为 大家死。推翻 秦朝,打天下,为老百姓除害;夺不到天下再死,也 比到渔阳去送 死强。老百姓吃秦朝的苦头也吃够了。听说二世是个 小儿子,顶 坏,压根儿就轮不到他做皇帝。大公子扶苏才是应当 登基的。他老 劝他老子不可杀害好人,他老子这才叫他到外边去监 督蒙恬。天下 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好人。听说他给二世杀了,多冤哪 !可是老百姓 大多还不知道他已经死了。还有,从前咱们楚国的大 将项燕,他 立过大功,又能爱护士兵,咱们楚人都知道他是条好 汉。有的说他 已经死了,有的说他逃走了。不管他是死是活,反正 楚人都替他 打抱不平。要是咱们借着公子扶苏或者楚将项燕的名 头,号召天 下,去打二世,这儿原来是楚国的地界,准会有很多 的人出来帮助 咱们的。” 吴广也是个有见识的好汉。他**赞成陈胜的主 张,情愿豁出 性命跟着陈胜一块儿干。可是打天下是一件大事,怎 么也不能莽 撞。他们又不能够跟别的人去商量,就决定先去算个 卦。 算卦先生一见两个高个儿气冲冲地跑进来,已经 有些害怕了, 听说是来问吉凶的,连忙低声下气地说:“请问两位 问的是什么 事?”陈胜、吴广不好说要造反,只能含含糊糊地说 :“我们要 干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算卦的 也是个有心 人,他说:“只要你们同心协力,事情是可以成功的 。”算卦的又 想摆脱自己的责任,就又加了一句:“如果能有鬼神 相助,那就 *好了。” 他们算卦回来,路上谈论着算卦先生的话:“如 果能有鬼神相 助,那就*好了。”陈胜说:“楚人大多相信鬼神, 咱们不妨假托 鬼神,人家准能相信咱们的。”吴广**同意。他们 又仔细商量了 一些办法,决定分头干去。 第二天,陈胜叫两个心腹到街上去买鱼。伙夫剖 鱼的时候,在 一条大鱼的肚子里剖出了一块布帛。鱼肚子里有布帛 ,已经够新鲜 的了,布帛上面还有红颜色的三个字,*叫人奇怪得 了不得。有认 得字的一念,是“陈胜王”三个字。一下子,好多人 争着来看,果 然是“陈胜王”。不一会儿,这个新闻就传开了。大 伙儿跑到陈胜 跟前报告这件怪事。 陈胜责备他们,说:“鱼肚子里哪儿能有布帛? 你们别造谣生 事。要是给*官听到了,我还有命吗?你们平*跟我 很好,别害我 啊!”众人给他这么一说,谁都不愿意叫陈胜为难, 只好不再开口。 可是在吃鱼的时候,还免不了嘁嘁喳喳地谈论着。到 了晚上,怎么 也睡不着。仨一群儿,俩一伙儿,躺在一块儿咬着耳 朵还聊着鱼肚 子里出的怪事。 大伙儿正瞎聊着,忽然听到外面好像有狐狸叫的 声音。一下子 谁都竖起耳朵静静地听着。是狐狸叫的声音。真怪, 狐狸的叫声变 成了背三字经那样的声音。细细听去,越来越清楚。 **句是“大 楚兴”,第二句是“陈胜王”。大家不约而同地用手 窝着耳朵沿,再 仔细听去。那狐狸还是“大楚兴,陈胜王”,“大楚 兴,陈胜王” 不停地叫着。其中有十几个大胆的壮丁也不管路湿, 一块儿出去要 看个明白,他们顺着声音走去,才听清楚那声音是从 西北角一座破 祠堂里出来的。三*半夜,荒郊破祠堂里,狐狸说着 人话,多怕人 哪。有的撒腿就跑,有的还想再走过去。也许那狐狸 也听见有人过 来,不再叫了。他们又是害怕又是纳闷,只好静悄悄 地回来。过了 一会儿,吴广也从外面回来了。他的胆儿格外大,单 人儿出去,晚 一步回来,什么都不怕。 鱼肚子里有“陈胜王”三个字,有眼睛的都看到 了,祠堂里的 狐仙叫唤着“陈胜王”,有耳朵的都听到了。只有那 两个*官,天 天喝酒、睡觉,要么就打人,别的什么也不管,队伍 里的事情都交 给两个屯长。两个屯长一见大伙儿这几天特别尊敬他 们,他们也就 *加待他们好。这么着,陈胜、吴广跟大伙儿打成了 一片。 P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