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班主任真有意思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改变形式:从“一言堂”到班级议事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班主任常常是“ 一言堂”,班规是班主任管控学生的武器,学生 不得插手;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的单向灌输,班 主任不停地灌输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学生不 得插嘴;班服是班主任挑选的,学生不能不穿; 班歌是班主任觉得最励志的,学生不能反驳…… 然而,学生性别不同,性格不同,家庭背景不同 ,成长经历不同,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教 育不是制造业,我们不应该把学生塑造成同一个 批次的产品。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更不是老师 出成绩的棋子。作家张晓风在《我交给你们一个 孩子》中说:“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 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儿,而你们将还我 一个怎样的呢!”这个母亲的叩问敲击着每一个 教育者的心门,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未来公 民? 班级议事是班级里人人参与评论,商议班级 事务,共同进行班级民主管理的班级生活方式。 班级议事可以让学生自觉参与班级管理,这一方 面激发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提 升了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和自觉性,另 一方面帮助学生形成了民主精神和公民意识,为 学生将来成为合格的公民打下基础。 班级议事制度刚开始在班级中实施时,同学 们参与的热情高涨,效果很好。但在实施一年后 ,由于一事一议、就事论事的形式比较单调,同 学们的热情渐减。形式影响效果。于是我们开始 探索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具有针对性、创 造性,且学生喜闻乐见的班级议事形式。征求班 级发展意见的“班级听证会”、解决班级问题的 “班级法庭”、树立精神榜样的“世界咖啡书会 ”、激励学生成长的“班级达人秀”等与时俱进 的班级议事形式,让班级议事在创新中发展,让 学生在班级议事中成长。 (一)“班级听证会” —— 征求意见, 制定规划 “班级听证会”是在班级执行新计划前,教 师为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而开展的民主的有预见 性的班级议事活动。“班级听证会”的议案一般 由班主任草拟,也可以由班委会成员或者科任老 师、家长提议。“班级听证会”的具体形式不拘 一格,有时是座谈会,有时是辩论会,有时是论 证会,等等。 每学期开学初,我们都会举行“班级听证会 ”,征求大家有关班级发展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初一上学期刚开学,我们班便召开了班级发展规 划的听证会。 班主任要做好准备工作,提前招募听证会的 主持人、记录人员及陈述人(以学生自荐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