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运营(盈利模式+实战案例)

粉丝运营(盈利模式+实战案例)
作者: 曾水华//向天夫//王伟
出版社: 人民邮电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1.90
折扣购买: 粉丝运营(盈利模式+实战案例)
ISBN: 9787115459534

作者简介

曾水华,淘宝大学企业导师,优喂智能电话首席产品官,淘宝女鞋分销品-牌“朵牧”创始人,北京理工大学浙江校友会秘书长。

内容简介

1.1 移动互联网时代流行晒存在感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各种带有自媒体属性的 社交软件的普及,为人们打开了一扇可以展示自我的 大门——只要自己喜欢,你就可以晒吃、晒玩、晒美 景,将自己的幸福和大家分享。当然,你也可以晒一 下烦恼,说出心中的苦闷,寻求朋友们在言语上的宽 慰……总之,个人可以时时处处发出自己的声音,展 示自己的个性,告诉大家自己的状态。 1.1.1 晒是一种潮流 餐厅里,当服务员端上来一道菜时,坐在你身边 的朋友首先做的事情可能不是拿起筷子享*美食,而 是掏出手机对着菜肴拍照,晒到微信朋友圈。类似的 事情不仅发生在餐厅里,在其他各种场合,诸如旅游 景点、博物馆、书店,甚至是公交车、地铁上,都有 人在晒。可以说,在移动互联时代,晒已经成了一种 潮流,这种行为不只是存在于个别人身上,除了“90 后”“00后”群体以外,“70后”“80后”也同样爱 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为什么热衷于在各种社交 平台上晒自己呢?这个问题其实很好理解。在移动互 联网和各种自媒体兴起之前,人们对外展示自己的窗 口寥寥无几,人际联结的需求长期被压抑。移动互联 时代为人们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窗口,让人们可以自由 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归根结底,人们热衷于晒已经不再是局限于传统的 纪念意义,*多的是希望引起别人的关注,刷出自己 的存在感。 王小姐是一位晒照狂人,平均每天要在朋友圈晒 3~5次。每发布一条图文消息后,王小姐心里就有了 牵绊,隔半小时就要打开朋友圈看看是否有好友评论 或者点赞。如果有人评论,她就会立即回复。如此反 复,王小姐发布的图文消息就引发出一次“聊天盛会 ”。例如,有一次王小姐去外地旅游,在路上开启了 晒图模式,直播路上的风景,如图1-1所示。很快, 大家都被优美的风景吸引,你一言我一语,和王小姐 聊得不亦乐乎。 人们热衷于在社交平台上晒自己,除了获得*基 本的存在感之外,还考虑到了人际交往。让别人关注 自己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和别人进行互动,认识新朋 友,加深老朋友之间的情感,进而编织出一张*大、 *牢固的人际关系网,这其实才是晒存在感的*终目 的。 性格开朗的李女士很喜欢在自己的朋友圈晒美食 、晒旅游,每天都会将自己吃的、喝的以及看见的风 景发布出来。闺蜜觉得她发布的信息太多,认为这样 会给人留下一种性格张扬的印象,劝她“还是低调点 儿好”。李女士对闺蜜笑了笑,说出了自己发朋友圈 的秘密:“多晒图,大家就会关注你,新人乐于和你 交朋友,故人和你联络感情,何乐而不为呢?”闺蜜 恍然大悟,一个劲儿地点头,称赞李女士聪明。 1.1.2 展示个性和特色是人们的一种本能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一种展示自我的本能, 渴望能够向*多人展示自己的个性,获得尽可能多的 认可和赞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 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展示个性的**也越来越大。移 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为人们这种展 示个性和特色的心理打开了一扇窗,提供了一个广阔 的舞台。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在社交平 台上展示自我,秀出个性,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 物质上的富足促使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层面的满 足,越来越崇尚个性化的展示,不落窠臼的亮点便成 了社交平台的*儿。也就是说,人们希望展示自身的 个性,也乐于欣赏个性化的语言、穿戴、行为等。 人人都有好奇心理,都希望了解别人的状态。通 过一个人在社交平台上的言论,我们能**直观地概 括出这个人的个性特点。简而言之,别人在刷存在感 时,其实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其个性特点的窗户 。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让别人产生兴趣,如果你 展示的东西平淡无奇,犹如一颗微粒淹没在信息海洋 里,那么别人又怎么会渴望进一步了解你呢?只有展 示出自己的特点,将自己和别人区别开来,才能晒出 入气。 吴先生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图文总是**富有特 色,总能带给大家一种温馨、充实的生活气息。例如 ,在大家热衷于晒吃、晒喝、晒娃、晒房、晒车时, 吴先生却晒自然,晒生活中被人们忽视的细节之美。 如图1—2所示,他在朋友圈发布过一张秋天落叶的图 片,配合“**入秋,今年,又错过了*原花开…… ”的文字解说,将因为忙碌而错失美景的遗憾之情淋 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引起了大家的共鸣。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