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品钦四部小说的空间问题研究
作者简介
李荣睿,讲师,北京大学英语系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博士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为20世纪美国文学、叙事学和小说阐释),现为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教师。已分别在《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和《当代外国文学》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科研项目包括:2017年获得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并于6月参加法国国际品钦学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 Pynchon Week 2017),在会上宣读了论文;为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西方叙事学前沿理论的翻译与研究”的科研小组成员,承担子课题“跨媒介叙事学”的部分研究工作。翻译成果包括:《2013年欧洲最佳短篇小说集》部分翻译工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待出版);奥地利女作家莉迪娅·米施库勒尼的短篇小说《一位主人公的报应》,发表于《世界文学》,2018年第1期。
内容简介
后现代代表作家托马斯·品钦的小说具有强烈的空间意识,小说世界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化特点,不仅是它们的时空结构具有空间化的倾向,而且重要的思想和议题也是以空间的形式呈现。本书以他的四部小说《V.》《拍卖第49批》《葡萄园》和《性本恶》为研究对象,将叙事空间研究和空间批评理论相结合,从空间的角度对它们展开了细致深入的分析,旨在更好地揭示作品对人物思维方式的批判,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品钦对后现代多样性的谨慎态度、作品的后现代叙述技巧与社会政治含义的深层关联,以及小说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空间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