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无障碍阅读)/中国学生中外经典名著系列/义务教育语文丛书
作者简介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18世纪启蒙文学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成为英国长篇小说的开路先锋,享有“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尊称。他生于伦敦一个以经商为业的中小资产阶级家庭,早年经商遭破产,在多种行业中谋职。1715年开始创作小说,1719年发表第一部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同年又出版了续篇,1720年完成《鲁滨孙的沉思集》。此后还相继发表了《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和《罗克萨娜》等长篇小说以及《彼得大帝》等传记。
内容简介
第一章 1632年,我出生在约克市一个上流社会的家庭 。 我们不是本地人。父亲是德国不来梅市人。他 移居英国后,先住在赫尔市,经商发家后就结束生 意,最后搬到约克市定居,并在那儿娶了我母亲。 母亲家姓鲁滨孙,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因而给我取 名叫鲁滨孙·克罗伊茨内。由于英国人一读“克罗 伊茨内”这个德国姓,发音就走样,所以,我的朋 友们都叫我克罗索。 我有两个哥哥。大哥是驻佛兰德的英国步兵团 中校,著名的洛克哈特上校曾带领过这支部队。大 哥是在敦刻尔克附近与西班牙人作战时阵亡的。至 于二哥的下落,我至今一无所知,就如我父母对我 后来的境况全然不知一样。 我是家里的小儿子,父母没让我学谋生的手艺 ,因此从小只是喜欢胡思乱想,一心想出洋远游。 当时,我父亲年事已高,但他还是让我受了相当不 错的教育。他一心一意想要我将来学法律,但我只 是想航海。 我完全不顾父愿,甚至违抗父命,也全然不听 母亲的恳求和朋友们的劝阻。我的这种天性,似乎 注定了我未来不幸的命运。 《圣经》中的智者也曾祈祷:“使我既不贫穷 ,也不富裕。”我父亲提醒我,只要用心观察,就 会发现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人都多灾多难,唯中 间阶层灾祸最少。中间阶层的生活,不会像上层社 会和下层社会的人那样盛衰荣辱,瞬息万变。中间 阶层常年过着安定富足的生活,适可而止,中庸克 己,健康安宁,交友娱乐。这种生活方式,使人平 静安乐,怡然自得地过完一辈子,不受劳心劳力之 苦。 接着,他态度诚挚、充满慈爱地劝我不要耍孩 子气,不要急于自讨苦吃。因为,不论从人之常情 来说,还是从我的家庭出身而言,都不会让我吃苦 。他说,我不必为每日生计去操劳,他会为我安排 好一切,并将尽力让我过上前面所说的中间阶层的 生活。他不同意我离家远游,如果我将来遭遇到什 么不幸,那就不要怪他。他又说,我应以大哥为前 车之鉴。他也曾经同样恳切地规劝过大哥不要去佛 兰德打仗,当时他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决意去部 队服役,结果在战场上丧了命。他还对我说,如果 我执意采取这种愚蠢的行动,上帝一定不会保佑我 。我会后悔自己没有听从他的忠告。 我父亲最后这几句话,成了我后来遭遇的预言 ,当然我相信我父亲自己当时未必意识到有这种先 见之明。当我父亲说这些话的时候,老泪纵横,尤 其是他讲到我大哥陈尸战场,讲到我将来呼救无门 而后悔时,更是悲不自胜。他忧心如焚,话也说不 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