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微型小说年选

2017中国微型小说年选
作者: 编者:卢翎
出版社: 花城
原售价: 50.00
折扣价: 31.50
折扣购买: 2017中国微型小说年选
ISBN: 9787536085855

作者简介

卢翎,1966年生于天津市,文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小说学会秘书长。曾发表《在动荡中前行的中国小说》《逼近历史的真相》等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都市的叙事》《滕刚评传》等。

内容简介

风雅人物之聂耽 聂耽的这个名字很特别,繁写的“聂”字是三个 “耳”,加上“耽”字的一个“耳”,共有四只耳朵 。当年写《义勇*进行曲》的作曲家聂耳,姓名中也 是四只耳朵。 其实,聂耽*初叫聂丹,尽管**电影演员有赵 丹,但他终*这个“丹”字太女性化了,不阳刚。他 的耳朵大而长,读小学和初中时,伙伴们给了他一个 绰号:“大耳朵”。他一点儿都不恼,“大耳朵”比 那个“丹”字气派。 聂耽性格内敛,不喜欢疯跑乱叫,好静,尤好静 中读书。初中毕业,他选择了去读中专技校,是“家 有万金不如薄技在身”的古语对他起了作用。他还做 出了一个重大决策,改名。他决定用同音字“耽”, 取代那个“丹”。他在读古书《淮南子》时,“夸父 耽耳”一语让他眼睛一亮,注解中说:“耳大而垂谓 之耽。”他的绰号不是“大耳朵”吗? 技校毕业,聂耽分配到一家国营纺织厂当保全工 。保全工就是维修工,哪台纺纱机、织布机出故障了 ,一个电话打过来,他和他的工友便提起工具包,立 赴现场去处理。待机器重新运转,他们便如鸟儿归巢 ,回到保全班的值班室里。 四十多年过去了。 聂耽退休了。 他的家是一个前庭后屋的格局,嵌在古城湘潭一 条长而窄且弯弯曲曲的巷子里,巷子名叫曲曲巷。小 庭院是祖产,安静、亲稔、自在,正如鲁迅的诗句所 言:“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冬秋。”所以他 不去住什么社区的高楼大厦,那是一个个关鸟的笼子 ,憋屈!何况,曲曲巷的位置太好了,出巷口便是商 铺林立的平政街,卖什么的都有,热闹、便利;而一 出巷尾,则是四时景色宜人的雨湖公园,湖光潋滟, 长堤、小桥、亭阁、花树随处可见。 聂耽没退休时,在这条住着二三十户人家的巷子 里,是个没人多看一眼的角色,不就是一个做工的吗 !何况,他除碰见人了微笑着打个招呼外,从不去串 门,也*不会邀人来家闲坐、喝茶。别人家有婚、丧 、做寿、生孩子之类事,往往是由聂耽的夫人去送礼 、赴宴,他很少出头露面。 但在聂耽临近退休时,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让 巷中人不能不对他刮目相看。 全国纺织系统的保全工,经过层层选拔,十个优 胜者再参加决赛,聂耽居然蟾宫折桂,夺得了**! 中央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在一个巨型车间里,几 十台纺纱机、织布机一齐开动,机声喧闹;被蒙上眼 睛的聂耽,坐在车间的上端,他能在嘈杂的机声中, 听出哪台机器有了毛病,毛病出在什么地方,百分之 百准确。 现场直播的事,是聂夫人失口说出去的。正好是 星期天的上午,全巷的男女老少都在看。很多特写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