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波特——彼得兔的妈妈
作者简介
著者:朱迪?泰勒 Judy Taylor 朱迪?泰勒出生于英国威尔士南部的高尔半岛,但是她一直在伦敦接受教育直到二战突然爆发。战争期间她在湖区的一所寄宿学校读书,假期在柴郡度过,之后返回伦敦在圣保罗女子学校完成后几年的学业。她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工作十八个月后,于1951年加入博德利?海德出版社。 朱迪?泰勒为博德利?海德出版社工作了三十多年,是该社十五名童书编辑之一。在1971年,她凭借为儿童文学做出的贡献而获得“英帝国勋章”。她的丈夫理查德?霍夫是一名作家,他们一直生活在伦敦。她为儿童撰写了大量的图画书,她还策划了比阿特丽克丝?波特的婴儿图书《我的第一年》,由此她开始收集比阿特丽克丝的书信集和其他资料以便出版,这项工作她用了三四年的时间。 译者:肖丽媛 国际知名出版人,历任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CBBY)秘书长,中国和平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编辑协会少儿工作委员会主任;现任九三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常务理事;策划出版了《朗读者》等高品质文化类图书,向海外输出了贾平凹等名家名作的版权,翻译出版了《培格曼国际教师百科全书》《丁丁历险记》《领导人的十大缺陷》《爱界》等畅销书。在新旧媒体融合中率先采用增强现实(AR)技术,为优化阅读体验开拓了思路。
内容简介
1866年7月30日星期一,《泰晤士报》刊登了海伦?比阿特丽克 丝?波特平安出生的消息。当天的报纸还刊载了如下几条新闻:在拉内利及周边地区,六十余人死于霍乱;刚刚竣工的、连接欧美的大西洋海底电缆面向公众开放;杜莎夫人蜡像馆的展品中新增了王室新人海伦娜王妃和克里斯坦王子的蜡像;米德尔塞克斯郡的科尔尼哈奇精神病院招募一名女性护理主管,年薪三十英镑;伦敦市内大型店铺宣布正式施行星期六半休日制度,将于星期六两点关门。当时英国国内的政治气氛十分紧张,各界工会要求加薪的呼声一日高过一日,为引起公众关注,他们时常在伦敦的街头上演大规模游行示威。此外,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爱尔兰的政治局面动荡加剧,逐渐演变为废除《联合法案》的政治运动;与此同时,肆虐全国的牛瘟终于出现消退的迹象。 大约七十五年后,比阿特丽克丝?波特这样写道:“我和弟弟都在伦敦出生,因为爸爸在那里当律师,但我们祖祖辈辈的根—我们的收益和喜悦都是在英格兰北部。”事实确如波特所说。比阿特丽克丝和伯特伦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都在兰开夏郡出生并在那里成长,双方的家族也都是靠棉纺业发家的。 比阿特丽克斯·波特(Beatrix Potter,1866一1943)出生在英国伦敦的一个贵族家庭。波特小姐以她饲养的宠物为原型,创作出“兔子彼得”系列故事,她创作的故事为全世界的儿童推开了绘本世界的大门。 波特一直是一个害羞、内向的人,但她的一生是真正的传奇。她的青少年时期孤独而压抑,“兔子彼得”的出版又屡受挫折,婚姻生活也几经磨难。为了追求独立、自由、幸福,并有所作为,波特不得不时常与生活及命运进行抗争,也正是这些磨难和抗争使波特的人格魅力闪耀出夺人的光彩。波特以无私、高尚的品格从事着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在去世前,她把自己拥有的四千多英亩的土地全部留给了国家信托组织。由于波特的无私奉献,英格兰湖区才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 波特高尚的人格和她的艺术成就一样,散发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美丽、富有、无私、高尚,她的坎坷、抗争、独立、奉献,使她成为后人永远缅怀追思的传奇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