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作文课——中外名著中的精彩人物描写2
作者简介
梁归智,古典文学家、著名红学家。师从章太炎弟子姚奠中教授。1995-1996年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约克学院任客座教授,讲授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2006-2008年任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东方文化系教授。学术研究之余,也致力于经典的普及工作,曾在央视《百家讲坛》“红楼六家谈”中讲述红楼梦。在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元曲研究和传统诗词创作方面成绩突出,开创了红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分支“探佚学”,影响广泛,著有《红楼梦探佚》等学术文化著作三十余部。
内容简介
人物内心描写 131?互诉肺腑的心理 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一时不知从哪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的望着黛玉。两个怔了半天,林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要走。 ——曹雪芹:《红楼梦》 《红楼梦》里贾宝玉向林黛玉诉肺腑是写爱情心理的经典描写。林黛玉在窗外听到宝玉在史湘云和花袭人面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而产生大感动,联想到自己“……你我虽为知己,但恐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觉滚下泪来”。后面遇到宝玉,黛玉心里感动,嘴上却还要矫情,正是那个时代受传统礼教教养很深的少女的表现。这时宝玉说:“你放心!”正说出了黛玉心底深处最隐秘的感情情结,所以黛玉会有“轰雷掣电”一般的感受。满腔的知心话说不出来,只是发怔。宝玉也发怔,也是满腔的话说不出来,最后黛玉滚下了眼泪,回身就走,正是感情达到巅峰状态的表现。 写爱情心理,能写出“知心”是最高的境界。古诗中说“海内存知己”“知音世所稀”,要写出知心、知己、知音的境界,当然要对这种心理状态有深刻的体会。这一段写宝玉和黛玉都发怔,都说不出话来,可谓“无声胜有声”,让我们感到十分真切,十分感动。从写作技巧上来说,除了对心理状态的直接描绘之外,还有表情的衬托,如写林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就是表情传达心理的形象之笔。我们写作文要写一种很感动的心态,也可以用这种“无声胜有声”的写法。 132?青少年的恋爱心理 唷!我的手指无意中碰到她的手指,我们的脚在桌子底下相遇,我全身血液都沸腾起来了!我像碰到火一样缩了回来,一种秘密的力量却催迫我又伸了过去。我的感官全部麻木了。哦!她那样天真无邪,纯洁的心灵感觉不到这种微细的亲热如何使我十分苦恼。有时候在谈话中她把她的手搁在我的手上,谈得高兴时,身体也向我凑近过来,嘴里天仙般的气息吹送到我的嘴唇上,我像中了电击,要晕倒了。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德国大诗人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写青少年恋情的杰作。这一段是以少年维特给他的朋友写信倾诉心声的形式,叙述自己对女友绿蒂的恋爱感受。人在恋爱时,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小动作在恋人的感觉中都会显得不同寻常,人变得格外敏感、细腻。这里就是把一些细小的动作和当时的感情感受结合在一起,做细致的描写。而整个描写都充满了感情的热度,一种强烈的感染力量。 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描写恋爱心理的办法,将自己在恋爱时的许多小事条分缕析地描写出来,在整个描写过程中又贯穿着热烈的情感,因而语言也充满了张力。这种写法往往采用第一人称,以写信、写日记等形式,用一种主观倾诉的口吻尽情抒发。我们在写到这方面的题材时,可以借鉴,而且不一定要局限于写爱情心理,写其他感情心理,如父母与儿女之间的亲情等,也可以用这种写法,当然在具体的心理描述上是要有所变通的。 133?男子的恋爱心理 在她所说的话里分明没有什么特异的地方,但是对于他,她说这话的时候,她的每个声音,嘴唇、眼色和手的每个动作都有着何等不可言喻的意义呵!这里有求饶,有对他的信任,也有怜爱——温柔的、羞怯的怜爱,许诺、希望和对于他的爱情,那他所不能不相信,而且使他幸福的窒息了的爱情。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这是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对列文和吉提恋爱心理的描写。列文是非常爱吉提的,他一直在追求她,列文是一个感情深沉而内向的人,他沉浸在对吉提的爱慕中,因而吉提的平常的动作、声音和表情对他来说,都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列文能够从吉提的平凡言行中体会出许多言外之意,而这些言外之意都是围绕着吉提对自己的感情的。其实吉提对列文所说的话是再平凡不过的一句餐桌上的应酬话:“我听说,你打死了一只熊?” 这提示我们写爱情心理的一种技巧,就是掌握住“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感情原则。在相爱的人眼中,一切都是可爱的,在正在恋爱的人的耳朵中,对方的每一句话都意味深长。抓住了这一心理原则,对恋人之间那些琐碎的小事进行津津有味的精雕细琢,分析其中的绵绵情意,就可以写出表现恋爱心理的生动文章。 134?农村少女的热恋心理 (运涛)把肩膀靠在春兰的肩膀上。春兰回过头来,睁起又黑又大的眼睛,静谧谧地看着运涛。青年少女到了这刻上,会感到人生无边的幸福。做起活来,不再孤单。睡起觉来,像有个人在陪伴。她的眼睛,成天价笑啊,笑啊,合不拢嘴儿地笑。她的心情,像万里星空里悬着一轮圆大的月亮,窥探着世界上的一切,觉得什么都是美好的。……她也想过,当他们生下第一个娃子的时候,两位老母亲和两位老父亲,一定高兴得不得了。不,还有忠大叔,他一定抱起胖娃子,笑着亲个嘴儿…… ——梁斌:《红旗谱》 梁斌的《红旗谱》是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一部有影响的革命历史小说,书中以农民朱老忠为中心人物,对中国农民反抗封建压迫的斗争有深刻的描写。青年农民严运涛和农村姑娘春兰恋爱的情节是书中的一条重要线索。运涛与春兰的恋爱经过了与封建势力的斗争,后来运涛又参加革命,被捕入狱,是一个很有思想内涵的故事。 这一段描写春兰初恋时的心理。既有对一般少女恋爱心理的描述,也有结合农村姑娘的特点所作的个性描写。前边写青年少女在恋爱时快乐的感受,感到无边的幸福,老是笑,感到世界上一切都很美好。这是概括地写少女的心理。而后面写春兰想象结婚后生了孩子的情况,就比较切近农村少女的特点,贴近生活真实。如果是一个城里的知识女郎,她在恋爱时的想象就可能不太一样。 写恋爱心理时要写美好的感觉,对婚后的想象,但要结合所描写对象的具体情况,其人的出身、受教育程度、所处环境等,写出合乎情理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以从这一段描写得到这样的启示。 135?情人将去的痛苦心理 自从道里一吻之后,欧也妮愈觉得日子飞也似的快得可怕。有时她竟想跟堂兄弟一起走。凡是领略过最难分割的热情的人,领略过因年龄、时间、不治的疾病或什么宿命的打击,以致热情存在的时期一天短似一天的人,便不难懂得欧也妮的苦恼。她常常在花园里一边走一边哭,如今这园子,院子,屋子,城,对她都太窄了;她已经在茫无边际的大海上飞翔。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文学经典阅读,于中学生而言,读什么、怎么读、读出什么是绕不过去的问题。学习写作自然是“读出什么”中的应有之义——因不理解人情而不会写人、因不会用笔而写不出“活”人,造成当今中学生作文的群体性败笔。由学习写作这个“出口”倒推回去,经典之作中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境、那些微妙之情,及其与我们眼下人生的种种契合,便决定了一个想写好作文的孩子要从中“读什么”。而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又由谁来为我们披沙拣金、拨云见日且指点迷津呢?这“怎么读”与“怎么写”的答案,或许就藏在本书之中…… ——周京昱(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北京市西城区中学语文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 *读书有感这是一本别开生面的指导中学生写作文的书,书中充满了睿智的思索、新颖的观念、清新优美的语言。作者是一位受学生爱戴尊敬的大学教授,虽然参加过省级语文高考命题工作,但书中一点儿也没有应试的条条框框。作者积自己数十年教学生涯的体悟,遍览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为中学生指出一条由阅读而写作的借鉴之路,为中学生学作文、学做人打下了一个好底子。 —— 董晓平 (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