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京华忆旧(陈野苹谈往录)](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0306/05/20230306052648251.jpg)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9.64
折扣购买: 巴蜀京华忆旧(陈野苹谈往录)
ISBN: 9787300240060
陈野苹,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组织战线的杰出领导者之一,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 1933年7月,陈野苹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5月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冕宁时,任中共冕宁县工委书记、冕宁县革命委员会主席,冕宁县抗捐军政委。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四川坚持党的地下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在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新华日报社、陕南两郧地委组织部、四川干部队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野苹长期从事党的组织工作,1954年起,历任中共中央组织部财贸干部处处长、干部训练处处长、部务委员、副部长兼秘书长。“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诬陷迫害,被长期关押。1977年底恢复工作,继续担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协助胡耀邦、宋任穷两任部长主持日常工作;1983年2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为党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著有《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若干问题》《野苹诗选》《陈野苹文选》《陈野苹日记》等著作。
十五、延安学习 一九四三年四五月间,我去重庆,荣高棠和我接 头,他通知我,组织上已经决定调我去延安学习,要 我回学校后做好准备,什么时候接到信,什么时候就 走。六月二十日左右,我接到了组织上的信,先告诉 文宗贵,然后托词向校长说,我有一个朋友在重庆给 我介绍一个工作,叫我赶快去,去迟了就不行,校长 也不好挽留。这样,我就离开大成中学到红岩八路军 办事处,即南方局所在地。 临行之前,编组车队,荣高棠通知我,组织上给 我改名田家英,并说,我有一个哥哥在延安,我去看 他。自此以后一直到解放初期,我用的名字都是田家 英;一九五○年在西南局组织部时才改为过去用过的 名字陈野苹。 六月二十八日随周恩来、林彪乘车出发。车队的 大队长是伍云甫,我们那辆卡车的中队长是刘恕(曾 任我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经济参赞),我是一个组长 。第一天到永川的晚上,调我任副中队长。第二天到 成都的晚上,刘恕调任副大队长,我又调任中队长。 与我同车的有方方(已故)、吴克坚(解放后曾任上 海市委统战部部长)、程今吾(“文化大革命”前任 北京师大副校长)、屈正中(曾在旧中监委工作过) 、伍冬(徐邦贤的妹妹)等。同行不同事的有孔原、 钱瑛、肖贤法、袁超俊等。沿途在广元、宝鸡、咸阳 先后各休息过一两天。 一九四三年七月中旬到达延安,住在小匾沟中央 组织部招待所。当时正值进行抢救失足者运动,通称 抢救运动,重庆去的人都参加了这个运动。开始我担 任一个小组长。一天晚上抢救一个贵州人姓邓的(女 ),她说她参加过三青团,我问她是公开的三青团, 还是秘密的三青团。天亮时,一个由兰家坪去帮助工 作的“坦白分子”,东北人,向招待所所长刘立青汇 报,说我的那一句问话是向姓邓的递话;刘立青当即 把我移到兰家坪招待所。 当天早上饭后,一个姓李的小组长(陕北农民出 身的干部,高个子)和我谈话,我报告了我的历史, 他叫我准备交代问题。下午,四五个人和我谈话,其 中一个戴大眼镜的,河南林县人;一个跛子,好像姓 张,河南人;一个黄茂,四川自贡市人,“文化大革 命”前在拉萨任旧西藏工委监委副书记。我交代了我 的历史以后,他们就要我交代问题,我没有问题交代 。晚上,开全组会议,有十多个人参加,主要是叫交 代问题,而问题的中心是参加特务或参加反动组织的 问题。我没有问题交代,大家也没有提出问题。从此 以后,就再没有谈过我的问题了。 我同小组的人还有两个:一个是何洛,四川成都 人,从晋察冀华北联大去延安的,“文化大革命”前 在人民大学当教授;一个是徐克,女,云南人,柯仲 平的前妻,解放以后仿佛听说过和刘林元结婚了。刘 林元也是云南人,解放以后任云南省委委员、省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