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
作者简介
麻天祥,历史学、哲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哲学院博士生导师、宗教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佛学及佛教艺术研院中心主任、基督宗教和西方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已出版学术专著《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中国近代学术史》、《中国宗教哲学史》、《汤用彤评传》、《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佛学与人生》、《反观人生的玄览之路》、主编大型历史资料《民国学案》等29种46册。2007年,修订本大陆简体版《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2009年,《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内容简介
论及禅宗,必有拈花微笑、十年面壁、夜付袈裟以神其说。至于一苇渡江、只履西归以及慧可断臂,更是为了确立达摩禅宗初祖的地位。于是,便有了六代单传、以心印心的禅宗世系;向上又推出西天二十八祖。似乎禅宗真的是从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的那一瞬间,密付伽叶,累代相传,并由菩提达摩传至中土,历经五代,至慧能大盛。其实,这明显都是附会之谈。所谓单传直指、一花五叶更为这一世系增加了神秘的色彩。用此来说明禅宗思想的递嬗,则必定是治丝益棼,踵决肘见,很难把握禅宗思想复杂的文化渗透现象。 事实上,尽管学术界对禅宗思想的演化、形成各执异说,但是,以《坛经》为禅宗的基本经典,即作为禅宗思想的本源,或者准确地说基本理论,是没有太大异议的。所以对禅宗思想的研究,无疑应当以《坛经》为标准,而不是其他。因此,也可以这样说: 《坛经》是禅宗思想形成的标志。 …… 禅宗思想是纯粹中国化的,又是大众化的老庄哲学。它的发端不是达摩,它的传承也不是达摩至弘忍的单传直指,以心传心。此书是传世金作,实为不读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