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砖集

高昌砖集
作者: 黄文弼 著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80.00
折扣价: 48.00
折扣购买: 高昌砖集
ISBN: 9787559859433

作者简介

黄文弼(1893—196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学家、西北历史地理学家。先后四次到新疆进行科研考察。著有《高昌陶集》《高昌砖集》《塔里木盆地考古记》《吐鲁番考古记》《罗布淖尔考古记》等。

内容简介

吐鲁番,古称高昌。吐鲁番出土墓砖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这些书有墓志的墓砖也被称为“高昌砖志”。高昌砖志具有巨大的文物、历史、学术、文化和艺术价值,与同地出土的古文书,乃至敦煌石室文物一起,构建了中国古代西域文化的丰富样貌和成就。

书籍目录

《高昌砖集》目 录

一、吐鲁番发现墓砖记  1

二、高昌国麹氏纪年  7

三、高昌国官制表  26

四、墓砖录文   31

图版目录

图版 1 张归宗夫人索氏墓表  74

图版 2 画承及夫人张氏墓表  76

图版 3 氾灵岳墓表  78

图版 4 田元初墓表  80

图版 5 氾绍和及夫人张氏墓表  82

图版 6 赵荣宗妻韩氏墓表  84

图版 7 任叔达妻袁氏墓表  86

图版 8 麹那妻阿度墓表  88

图版 9 田绍贤墓表  90

图版 10 张氏墓表  92

图版 11 索演孙妻张氏墓表  94

图版 12 王阿和墓表  96

图版 13 史祐孝墓表  98

图版 14 曹孟祐墓表  100

图版 15 袁穆寅妻和氏墓表  102

图版 16 令狐天恩墓表  104

图版 17 任□慎妻墓表  106

图版 18 赵荣宗墓表  108

图版 19 索显忠妻曹氏墓表  110

图版 20 王举奴墓表  112

图版 21 张买得墓表  114

图版 22 麹谦友墓表  116

图版 23 麹弹那及妻张氏墓表  118

图版 24 儒子墓表  120

图版 25 马阿卷墓表  122

图版 26 王理和妻董氏墓表  124

图版 27 苏玄胜妻贾氏墓表  126

图版 28 画神邕妻周氏墓表  128

图版 29 麹显穆墓表  130

图版 30 张氏墓表  132

图版 31 买得妻王氏墓表  134

图版 32 麹怀祭妻王氏墓表  136

图版 33 麹怀祭墓表  138

图版 34 画伯演墓表  140

图版 35 曹智茂墓表  142

图版 36 马氏墓表  144

图版 37 索显忠墓表  146

图版 38 巩氏妻杨氏墓表  148

图版 39 唐元护妻令狐氏墓表  150

图版 40 赵荣宗妻赵氏墓表  152

图版 41 贾羊皮墓表  154

图版 42 孟氏墓表  156

图版 43 王皮苟墓表  158

图版 44 任谦墓表  160

图版 45 张伯 妻王氏墓表  162

图版 46 唐幼谦妻麹氏墓表  164

图版 47 赵僧胤墓表  166

图版 48 唐舒墓表  168

图版 49 刘保欢墓表  170

图版 50 张保守墓表  172

图版 51 赵悦子妻马氏墓表  174

图版 52 曹妻苏氏墓表  176

图版 53 唐耀谦墓表  178

图版 54 麹延绍墓表  180

图版 55 赵悦子墓表  182

图版 56 任法悦墓表  184

图版 57 唐阿朋墓表  186

图版 58 王阇桂墓表  188

图版 59 任阿悦妻刘氏墓表  190

图版 60 唐神护墓表  192

图版 61 王朋显墓表  194

图版 62 孟隆武墓表  196

图版 63 氾朋祐墓表  198

图版 64 任相住墓志铭  200

图版 65 刘住隆妻王延台墓志  202

图版 66 田庆延墓志  204

图版 67 翟那宁□母康波蜜提墓志  206

图版 68 刘土恭墓志铭  208

图版 69 唐□墓志铭  210

图版 70 康富多夫人墓志铭  212

《高昌陶集》目录

上 篇

一、雅尔崖古坟茔发掘报告 3

附:

雅尔崖沟北及沟西古冢遗物分茔表  24

插第一图  吐鲁番古址分布图  39

插第二图  吐鲁番城西雅尔崖形势图  41

插第三图  雅尔崖古城图  42

插第四图  雅尔崖沟西古坟茔分布图  43

插第五图  沟西古坟茔之展望  45

插第六图  沟南古坟茔之展望  46

插第七图  沟北沙梁北第一冢墓室图  47

插第八图  沟北沙梁东第二冢墓室图  47

插第九图  沟北沙梁东第三冢墓室图  47

插第一〇图  沟北沙梁西第四冢墓室图  47

插第一一图  沟北沙梁西第五冢墓室图  48

插第一二图  沟北沙梁西第六冢墓室图  48

插第一三图  沟北沙梁西第七冢墓室图  48

插第一四图  沟北沙梁西第八冢墓室图  48

插第一五图  沟西麹茔第二冢墓室图  49

插第一六图  沟西麹茔第三冢墓室图  50

插第一七图  沟西史茔第一冢墓室图  51

插第一八图  沟西唐茔第三冢墓室图  52

插第一九图  沟西唐茔第四冢墓室图  53

插第二〇图  沟西唐茔第七冢墓室图  54

插第二一图  沟西唐茔第一五冢墓室图  55

插第二二图  沟南索茔第三冢墓室图  56

二、雅尔崖古冢中遗物图说(参照下篇图版)  57

三、雅尔崖古冢中陶器之研究  96

附:

插第二三图  汉射阳聚画像  98

插第二四图  汉兽头佩具  98

插第二五图  铜矢镞、骨矢镞  99

插第二六图  磨纹红陶片  101

插第二七图  桶状漆杯  103

插第二八图  圆底木把杯  103

插第二九图  墨漆瓶  115

下  篇

图版目录

甲、沟北

陶类一  瓶  130

单耳瓶  第一版,第一图 130

插第一图  单耳瓶(写形着色) 131

插第二图  雅尔崖古城彩色陶片纹样摹写 132

陶类二  钵  134

圆底浅钵 第二版,第二图至第五版第五图 134

平口小钵 第六版,第六图至第七版第一〇图 138

俯口小钵 第七版,第一一图 139

陶类三  把杯  140

桶状把杯 第八版,第一二图至第九版第一七图  140

圆底把杯 第一〇版,第一八图  142

碗状把杯(把残)  第一〇版,第一九图  142

把盏(附)  第一〇版,第二〇图  142

附录:

石类一  143

石斧 第一版,第一图  143

骨类二  144

骨签 第二版,第二图至第三图  144

骨矢镞带木杆  第三版,第四图  145

铜类三  145

铜兽环  插铜兽环写形(原样大)  第三版,第五图  145

插第三至一四图  沟北陶器剖面  146

乙、沟西及沟南

陶类一  盆  150

兽形足盆 第一一版,第二一图至第一三版第二二图  150

插第一五至一六图  兽形足盆写形(一着色)  153

插第一七至一八图  兽形足盆纹样展面  154

驼蹄足盆 第一四版,第二三图至第一六版第二五图  156

牛蹄足盆 第一七版,第二六图至第二〇版第二九图  159

羊蹄足盆 第二一版,第三〇图  163

陶类二  甑  164

漏底甑 第二二版,第三一图至第二三版第三二图  164

插第一九至二〇图  驼蹄足盆剖面  166

插第二一图  牛蹄足盆写形  167

插第二二图  漏底甑写形  167

陶类三  瓮  168

撮口瓮  第二四版,第三三图  168

卷口瓮  第二五版,第三四图至第三二版第四一图  169

插第二三至二七图  陶瓮剖面及写形  177

陶类四  瓶  178

单耳瓶  第三三版,第四二图至第三六版第四五图  178

陶类五  壶  182

波纹壶  第三七版,第四六图至第三九版第四八图  182

插第二八图至二九图  单耳瓶剖面  185

插第三〇至三一图  波纹壶剖面  185

陶类六  罂  186

卷口罂  第四〇版,第四九图  186

汤罂  第四一版,第五〇图至五一图  187

陶类七  瓿  188

卷口瓿  第四二版,第五二图至第五三图  188

蒲纹瓿  第四三版,第五四图  189

磨纹瓿  第四三版,第五五图  189

插第三二图  卷口罂写形  190

插第三三图  汤罂剖面  190

插第三四图  蒲纹瓿写形  191

插第三五图  磨纹瓿剖面  191

卷口瓿  第四四版,第五六图至第四五版第五九图  192

辘纹瓿  第四六版,第六〇图至第六一图  194

莲纹瓿  第四七版,第六二图  195

条纹瓿  第四七版,第六三图  195

薄口瓿  第四八版,第六四图  196

双耳瓿  第四八版,第六五图  196

双鼻瓿  第四九版,第六六图  197

瓠形瓿  第四九版,第六七图至第六八图  197

插第三六图  卷口瓿写形  198

插第三七图  卷口瓿剖面  198

插第三八图  辘纹瓿剖面  198

插第三九图  莲纹瓿剖面  198

插第四〇图  条纹瓿剖面  199

插第四一图  薄口瓿剖面  199

插第四二图  双鼻瓿剖面  199

插第四三图  瓠形瓿剖面  199

插第四四图  瓠形瓿写形  199

陶类八  盂  200

纯素盂  第五〇版,第六九图  200

俯口盂  第五一版,第七〇图至第五六版第八一图  201

彩绘盂  第五七版,第八二至第八三图  207

碗状盂  第五八版,第八四图至第六〇版第八九图  208

辘纹盂  第六一版,第九〇图至第九一图  211

斑彩盂  第六二版,第九二图至第九三图  212

陶类九  碗  213

叶纹碗  第六三版,第九四图  213

斑彩碗  第六三版,第九五图  213

圆底碗  第六四版,第九六图  214

辘纹碗  第六四版,第九七图至第六五版第九八图  214

桶状碗  第六五版,第九九图  215

陶类十  杯  216

碗状杯  第六六版,第一〇〇图至第一〇二图  216

莲纹杯  第六六版,第一〇三图  217

纯素杯  第六七版,第一〇四图  218

俯口杯  第六七版,第一〇五图至第六九版第一一一图  218

陶类十一 盘  222

磨纹圆底盘  第七〇版,第一一二图  222

陶类十二 碟  223

盘状碟  第七一版,第一一三图至第一一五图  223

盛丹碟  第七一版,第一一六图  224

插第四五图至五二图  合写盂、碗之剖面  225

插第五三图至七一图  合写杯、盘、碟之剖面  226

陶类十三 豆  227

圈足豆  第七二版,第一一七图  227

弦纹豆  第七三版,第一一八图  228

圈足豆  第七四版,第一一九图  229

陶类十四  镫  230

盘状镫  第七五版,第一二〇图至第七七版第一二四图  230

窝状镫  第七七版,第一二五图至第七八版第一二七图  232

碟状镫  第七九版,第一二八图  234

泥杯状镫(附) 第七九版,第一二九图  234

泥弦纹残镫擎(附) 第八〇版,第一三〇图  235

插第七二图至七九图  合写豆、镫剖面  236

附录

铜类一  237

铜簪  第一版,第一图  237

铜钗  第一版,第二图  237

铜带饰  第二版,第三图  插带饰写形(一)(五)  238

铜饰  第三版,第四图  插铜饰写形并织纹放大  239

铜耳环  第四版,第五图  240

铜饰  第四版,第六图  240

铁件(附)  第四版,第七图  240

铜件  第五版,第八图  插铜件写形(一)(二)  241

铜饰及残片  第六版,第九图  242

泥类二  243

泥俑(残)  第七版,第一〇图  243

泥残器  第八版,第一一图  244

泥车毂  第八版,第一二图  244

泥塑马(残)  第九版,第一三图  245

残泥俑  第一〇版,第一四图  246

残泥马头  第一〇版,第一五图  246

媒体评价

黄文弼先后四次赴新疆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足迹遍布天山南北,发现了大量的各类遗迹和遗物。他根据这些资料,并结合历史、地理、民族和宗教等方面的史料,竭尽毕生精力整理刊布考古报告,进行专题和综合研究,在学术上取得了丰收成果。 ——孟凡人 作为出生在中国革命时代的唯一一位考古学家,作为与斯坦因、斯文·赫定考古工作的见证者、正确的解说者、修订者,黄文弼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日]井上靖 研究西域关系时,除斯文·赫定、斯坦因等人的著作外,无论如何也要把黄文弼的著作放在手边。 ——[日]宫川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