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传世经典文白对照)(精)

文心雕龙(传世经典文白对照)(精)
作者: (南朝梁)刘勰|译者:王志彬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9.40
折扣购买: 文心雕龙(传世经典文白对照)(精)
ISBN: 978710110458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征圣第二  夫作者*“圣”,述者*“明”。**性情,功在上哲。“夫子文章,可得而闻”,则圣人之情,见乎文辞矣。先王声教,布在方册;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是以远称唐世,则焕乎为盛;近褒周代,则郁哉可从:此政化贵文之征也。郑伯入陈,以立辞为功;宋置折俎,以多文举礼:此事绩贵文之征也。褒美子产,则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泛论君子,则云“情欲信,辞欲巧”:此修身贵文之征也。然则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  夫鉴周*月,妙极机神;文成规矩,思合符契。或简言以达旨,或博文以该情,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故《春秋》一字以褒贬,“丧服”举轻以包重:此简言以达旨也。《邻诗》联章以积句,《儒行》缛说以繁辞:此博文以该情也。书契  能够依据自然之道进行创作的叫做“圣”,能够理解圣人著作而加以阐述的称为“明”。按照自然之道陶冶人们性灵情*,这是古代贤哲的功绩。既然“孔夫子的文章,可以看得到”,那么圣人的思想感情就表现在其著作的文辞之中了。古代圣王的声威教化,分别记载于简册之中;孔夫子思想品格的风姿神采,充溢于他的格言里。由此可以看到孔子称颂遥远的唐尧之世,说那时的文化灿烂昌盛;褒扬较近的西周时代,则说它文化繁荣可以仿从:这都是在政教风化方面注重文采的明证。郑简公起兵*打陈国,郑国大夫子产借助文辞立下功劳;**公以“折俎”之礼接待贵宾,因宾主都富有文采,被孔子弟子记录下来:这都是在国事活动方面讲究文采的明证。孔子赞美子产,说他“语言充分地表达了情志,文采充分地修饰了语言”;孔子论及有才德的君子,则说他们“情感要真实,文辞要巧妙”:这都是在个人修养方面重视文采的明证。那么由此即可知道,思想表达得充分而语言又有文采,情感要真实而文辞又巧妙,这就是写作文章的金科玉律了。  圣人全面观察认识天地宇宙,深入探究其神妙精微的奥秘:写出文章成为规范,思理与文势相合如符契。或者用简要的语言表达主旨,或者用繁富的文辞详述情理,或者用鲜明的道理来确立体势,或者以隐晦之语义蕴含深刻的作用。因而《春秋》中常用一个字来表示赞扬或贬斥,《礼记》中则只写穿轻丧服之人的活动来包举穿重丧服的人:这就是“简言以达旨”的例证。《诗经。豳风·七月》联积许多章句以成篇,《礼记》中的《儒行》则用了繁缛的说法和丰富的文辞:这就是“博文以该情”的例证。  ……征圣第二  夫作者*“圣”,述者*“明”。**性情,功在上哲。“夫子文章,可得而闻”,则圣人之情,见乎文辞矣。先王声教,布在方册;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是以远称唐世,则焕乎为盛;近褒周代,则郁哉可从:此政化贵文之征也。郑伯入陈,以立辞为功;宋置折俎,以多文举礼:此事绩贵文之征也。褒美子产,则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泛论君子,则云“情欲信,辞欲巧”:此修身贵文之征也。然则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  夫鉴周*月,妙极机神;文成规矩,思合符契。或简言以达旨,或博文以该情,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故《春秋》一字以褒贬,“丧服”举轻以包重:此简言以达旨也。《邻诗》联章以积句,《儒行》缛说以繁辞:此博文以该情也。书契  能够依据自然之道进行创作的叫做“圣”,能够理解圣人著作而加以阐述的称为“明”。按照自然之道陶冶人们性灵情*,这是古代贤哲的功绩。既然“孔夫子的文章,可以看得到”,那么圣人的思想感情就表现在其著作的文辞之中了。古代圣王的声威教化,分别记载于简册之中;孔夫子思想品格的风姿神采,充溢于他的格言里。由此可以看到孔子称颂遥远的唐尧之世,说那时的文化灿烂昌盛;褒扬较近的西周时代,则说它文化繁荣可以仿从:这都是在政教风化方面注重文采的明证。郑简公起兵*打陈国,郑国大夫子产借助文辞立下功劳;**公以“折俎”之礼接待贵宾,因宾主都富有文采,被孔子弟子记录下来:这都是在国事活动方面讲究文采的明证。孔子赞美子产,说他“语言充分地表达了情志,文采充分地修饰了语言”;孔子论及有才德的君子,则说他们“情感要真实,文辞要巧妙”:这都是在个人修养方面重视文采的明证。那么由此即可知道,思想表达得充分而语言又有文采,情感要真实而文辞又巧妙,这就是写作文章的金科玉律了。  圣人全面观察认识天地宇宙,深入探究其神妙精微的奥秘:写出文章成为规范,思理与文势相合如符契。或者用简要的语言表达主旨,或者用繁富的文辞详述情理,或者用鲜明的道理来确立体势,或者以隐晦之语义蕴含深刻的作用。因而《春秋》中常用一个字来表示赞扬或贬斥,《礼记》中则只写穿轻丧服之人的活动来包举穿重丧服的人:这就是“简言以达旨”的例证。《诗经。豳风·七月》联积许多章句以成篇,《礼记》中的《儒行》则用了繁缛的说法和丰富的文辞:这就是“博文以该情”的例证。  ……征圣第二  夫作者*“圣”,述者*“明”。**性情,功在上哲。“夫子文章,可得而闻”,则圣人之情,见乎文辞矣。先王声教,布在方册;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是以远称唐世,则焕乎为盛;近褒周代,则郁哉可从:此政化贵文之征也。郑伯入陈,以立辞为功;宋置折俎,以多文举礼:此事绩贵文之征也。褒美子产,则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泛论君子,则云“情欲信,辞欲巧”:此修身贵文之征也。然则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  夫鉴周*月,妙极机神;文成规矩,思合符契。或简言以达旨,或博文以该情,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故《春秋》一字以褒贬,“丧服”举轻以包重:此简言以达旨也。《邻诗》联章以积句,《儒行》缛说以繁辞:此博文以该情也。书契  能够依据自然之道进行创作的叫做“圣”,能够理解圣人著作而加以阐述的称为“明”。按照自然之道陶冶人们性灵情*,这是古代贤哲的功绩。既然“孔夫子的文章,可以看得到”,那么圣人的思想感情就表现在其著作的文辞之中了。古代圣王的声威教化,分别记载于简册之中;孔夫子思想品格的风姿神采,充溢于他的格言里。由此可以看到孔子称颂遥远的唐尧之世,说那时的文化灿烂昌盛;褒扬较近的西周时代,则说它文化繁荣可以仿从:这都是在政教风化方面注重文采的明证。郑简公起兵*打陈国,郑国大夫子产借助文辞立下功劳;**公以“折俎”之礼接待贵宾,因宾主都富有文采,被孔子弟子记录下来:这都是在国事活动方面讲究文采的明证。孔子赞美子产,说他“语言充分地表达了情志,文采充分地修饰了语言”;孔子论及有才德的君子,则说他们“情感要真实,文辞要巧妙”:这都是在个人修养方面重视文采的明证。那么由此即可知道,思想表达得充分而语言又有文采,情感要真实而文辞又巧妙,这就是写作文章的金科玉律了。  圣人全面观察认识天地宇宙,深入探究其神妙精微的奥秘:写出文章成为规范,思理与文势相合如符契。或者用简要的语言表达主旨,或者用繁富的文辞详述情理,或者用鲜明的道理来确立体势,或者以隐晦之语义蕴含深刻的作用。因而《春秋》中常用一个字来表示赞扬或贬斥,《礼记》中则只写穿轻丧服之人的活动来包举穿重丧服的人:这就是“简言以达旨”的例证。《诗经。豳风·七月》联积许多章句以成篇,《礼记》中的《儒行》则用了繁缛的说法和丰富的文辞:这就是“博文以该情”的例证。  ……征圣第二  夫作者*“圣”,述者*“明”。**性情,功在上哲。“夫子文章,可得而闻”,则圣人之情,见乎文辞矣。先王声教,布在方册;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是以远称唐世,则焕乎为盛;近褒周代,则郁哉可从:此政化贵文之征也。郑伯入陈,以立辞为功;宋置折俎,以多文举礼:此事绩贵文之征也。褒美子产,则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泛论君子,则云“情欲信,辞欲巧”:此修身贵文之征也。然则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  夫鉴周*月,妙极机神;文成规矩,思合符契。或简言以达旨,或博文以该情,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故《春秋》一字以褒贬,“丧服”举轻以包重:此简言以达旨也。《邻诗》联章以积句,《儒行》缛说以繁辞:此博文以该情也。书契  能够依据自然之道进行创作的叫做“圣”,能够理解圣人著作而加以阐述的称为“明”。按照自然之道陶冶人们性灵情*,这是古代贤哲的功绩。既然“孔夫子的文章,可以看得到”,那么圣人的思想感情就表现在其著作的文辞之中了。古代圣王的声威教化,分别记载于简册之中;孔夫子思想品格的风姿神采,充溢于他的格言里。由此可以看到孔子称颂遥远的唐尧之世,说那时的文化灿烂昌盛;褒扬较近的西周时代,则说它文化繁荣可以仿从:这都是在政教风化方面注重文采的明证。郑简公起兵*打陈国,郑国大夫子产借助文辞立下功劳;**公以“折俎”之礼接待贵宾,因宾主都富有文采,被孔子弟子记录下来:这都是在国事活动方面讲究文采的明证。孔子赞美子产,说他“语言充分地表达了情志,文采充分地修饰了语言”;孔子论及有才德的君子,则说他们“情感要真实,文辞要巧妙”:这都是在个人修养方面重视文采的明证。那么由此即可知道,思想表达得充分而语言又有文采,情感要真实而文辞又巧妙,这就是写作文章的金科玉律了。  圣人全面观察认识天地宇宙,深入探究其神妙精微的奥秘:写出文章成为规范,思理与文势相合如符契。或者用简要的语言表达主旨,或者用繁富的文辞详述情理,或者用鲜明的道理来确立体势,或者以隐晦之语义蕴含深刻的作用。因而《春秋》中常用一个字来表示赞扬或贬斥,《礼记》中则只写穿轻丧服之人的活动来包举穿重丧服的人:这就是“简言以达旨”的例证。《诗经。豳风·七月》联积许多章句以成篇,《礼记》中的《儒行》则用了繁缛的说法和丰富的文辞:这就是“博文以该情”的例证。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