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悸动(精)/格致文库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萧也牧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之所以有名,首先不 在于它艺术上的高超,而在于它是1949年以后**篇*批 判的短篇小说,在于它给作家带来的惨痛经历,在于它给 文坛造成的心理创伤,使它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抹不掉 的一页。 小说讲的是一个出身于城市的小知识分子的丈夫和出 身贫农、有着六年兵工厂经历的妻子,在战争年代,在敌 后艰难困苦的生活中感情很好——“她教我纺线,织布; 我给她批仿”。虽然出身差别很大,但生活“很融洽,很 愉快!”被同事们称许为“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典型 ”。但进了北京城以后,夫妻在思想、情趣上的差异逐渐 显露出来,感情也有了裂痕。妻子依然保持着以往淳朴的 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对城里的很多现象看不惯,说话做 事过于直率和褊狭,有时还要拍桌子,吐脏字;而丈夫回 到城市,如鱼得水,不但很快恢复了城里人的生活习惯, 对妻子的行为也越来越看不惯。小说通过一系列小故事, 一方面表现妻子的行为虽有合理性,却不乏片面与简单; 一方面也审视着做丈夫的工农情感麻木,享乐思想多起来 。*终,双方在时代生活的启发引导下,经过冷静的反省 ,都看到了自己身上的欠缺和对方身上的优点,愿意相互 帮助,共同进步。 小说发表在《人民文学》1950年**期上,一时好评 迭起,被认为取材新鲜、立意新颖、人物生动、语言活泼 和富有生活气息,很快被改编成话剧、连环画,导演郑君 里还把它搬上银幕,由电影明星赵丹演男主人公李克。 这个作品在当时为什么会迅速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 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触及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次离婚潮 。据萧也牧的妻子李威讲:“我们一起从晋察冀来的老战 友,好几个都当上大干部了,体委李某的老婆是工农干部 ,同我原先在一起工作的。李某跳交际舞时就和一个年轻 的护士跳到一块去了,与老婆离了婚。还有团中央的王某 、铁道部的张某,都找了大学生,与农村出来的老婆离了 。他(萧也牧)一发现根据地来的老战友进城后,就嫌老 婆是‘土老八’,不要了,就说要写一篇小说。我说你写 不好就把自己写进去了。小说中的李克虽不是写他自己, 但确实有不少生活素材是取自我们俩共同的经历。”萧也 牧显然是想正面地、善意地解决问题,干预当时的离婚潮 。二是小说的矛盾在家庭内部,人物性格生活化,又是讲 故事的口吻,易于被人们接*。像上海这样的市**会, 对这部作品也有强烈的共鸣。即使没有后来的批判,它在 当代文学如何切入时代生活方面,是有某种开创性的。 就在小说发表一年半以后,对它的批判突然开始。先 是批评家陈涌在《人民*报》1951年6月10*发表了一篇《 萧也牧创作的一些倾向》。接着,李定中在6月25*的《文 艺报》(1951年4卷5期)发表了《反对玩弄人民的态度, 反对新的低级趣味》。继而,丁玲的《作为一种倾向来看 ——给萧也牧的一封信》发表在《文艺报》1951年4卷8期 上。 陈涌把问题提到这样的高度:“有一部分的文艺工作 者在文艺思想或创作方面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倾向,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