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美人志
作者简介
长江出版社
内容简介
书籍目录
美人说
第一章美妆穿搭名人带货
上官婉儿:身边有个女学霸是什么体验?
太平公主:男装才是真绝色
揭秘大唐近期新妆容服饰流行趋势
薛涛:让郎君怦然心动的手作信笺
安乐公主:石榴裙已out,今夏百乌裙正当道
当朝新品,潮流必buy
第二章女神男神揭秘八卦
鱼玄机: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匐
江采萍:欲采颓花不自由
霍小玉:假如大唐群众也吃瓜
大唐八卦剪报
当朝爱豆排行榜
第三章休闲娱乐时尚影音
走进“梨园有你”总决赛
武则天:拒绝标签,做这天下的女皇
杨贵妃:对话当朝第一美人
书影快讯
新歌速递:太宗皇帝的千层套路
大唐icon晋级之路
试读内容
鬟髻:为盛唐气象,注入一丝少女的娇俏 上官:说起我唐最in的发型,那一定是女皇陛下钟爱的高髻!但众所周知,高髻并不是人人都能hoId住的,它对气场和发量都有着严格要求。发量不够的名媛们,为了体面,只好求助于义髻(假发),赴一次夜宴,往往要凌晨就起来梳妆,天天梳实在是遭不住啊。 今天我就教大家一款适合日常的鬟髻,“手残”推荐,超级简单!所谓鬟髻,就是将发髻盘成环状。这种发髻古已有之,到南朝时,中原刮起“佛系”风,女孩子们流行将头发拢到发顶正中,做成上竖的环式,称之为“飞天髻”。 除此之外,鬟髻还有百合髻、双垂环髻、单环髻等多种打开方式,包你日日造型不重样。鬟髻原本就是女子未出嫁时的发式,可爱减龄,少女感十足,这也是本昭仪凭借着一张娃娃脸,稳坐时尚icon宝座的秘诀! 梅花妆:惊艳!高段位遮瑕小技巧 上官:也不知道提这个话题的是想学妆容还是想听八卦。这事说起来,的确是我不慎触怒了女皇陛下,被罚黥刑,在脸上刺了字。在那之后,虽说陛下很快就原谅了我,但还是有许多人在等着看我的笑话,以为我再无颜露面,却没想到我只用了一枚小小梅花钿,便化伤痛为风情,还引得合宫上下争相效仿。不愧是我! 至于什么女皇与我争风吃醋,持剑伤我的绯闻,建议大家还是听听就算了。女皇与我同是事业型靓女,惺惺相惜,岂会为了一个男人离心?虽说这种遮瑕小技巧的确是我带火的,但却并非是我的原创。传说,南朝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曾卧于梅树下小憩,时有微风吹过,吹落梅花,恰坠于公主眉间,拂之不落,就成了最早的“梅花妆”,当时也大火了一阵。不得不说,复古才是真流行。 披帛:夏日最飘逸的一抹亮色 上官:暑气炎炎,想穿搭配色又怕服饰厚重?用披帛呀!偷偷告诉大家,本昭仪衣橱里约一半的空间,全都被披帛占领了。主持诗会时,配一条素色丝绢披帛,尽显脱俗雅趣;进宫赴宴,就要披那条刺绣团花的,精致奢华;陪女皇礼佛时,当然就要着那条描金的大红披帛,庄重的同时又透着浓浓的异域风情。穿戴方式也不只一种,或搭于臂上,或绕过颈前,走路时无风自动,如翩然起舞一般。 其实早在贞观时期,玄宗皇帝就曾颁下诏令,后宫嫔妃赴宴时,必须身披披帛,以彰尊贵。上行下效,士庶女子,不论贵贱,人人都佩戴披帛,以攀比谁的披帛更华贵、更新潮为乐。身处这样的盛世风潮下,如果还不人手一条披帛,才是真的out啉! 身边有个你学霸是什么体验? 掖庭袁奶奶 大明宫优选工龄记录保持者 1700人赞同了该回答 女学霸啊,那不就是才女吗?老妪我在掖庭干了六十多年了,有才气的女娃见过不少,今天说一个让我印象最深的吧。 麟德元年冬天,有个夫人被发配到掖庭为奴。她是过去上官宰相家的媳妇,因着全族获罪,丈夫一家男丁都被杀了,具体获罪的原因老妪我也搞不懂。反正这夫人挺知书达理,怀里还抱着个刚出生的女娃,狼狈是狼狈,但仪容一丝不乱,还客气地跟我们宫人打招呼。 我要说的是这个刚出生的女娃娃。大家知道掖庭里也有义务教育,请宫教博士们教授宫人书算众艺什么的,也算是给这些罪人们培养个一技之长,以后能为皇家所用,免得浪费粮食。 这个女娃娃——叫什么来着?婉儿,乖乖不得了,三岁了就去旁听六岁的课,先生在上头提问,她答得比谁都快。宫教博士都说没见过这么灵光的小孩。学到十来岁,博士们都说教不来她了。 从此以后掖庭学堂的教案都是她写的。渐渐的,掖庭往外传递的文件、过年过节的贺表以及各种文书,也都由她执笔。终于有一天,有人慌慌张张地来报,皇上驾到! 皇上就是当年的武后。我们掖庭几百个人黑压压地跪在地上,不知道皇上为什么心血来潮。要是被她看到什么懒散马虎的事,大家还可能掉脑袋。 谁知皇上什么谱也没摆,只是让人问,最近几年掖庭里执笔写文件的是哪个怀才不遇的学士,她想给他升个官。 众人面面相觑。最后,那个十三岁的小女孩被人推了上来。 皇上很惊讶。小姑娘长得讨人喜欢,大家闺秀做派,一点儿不像是掖庭里长大的。 皇上当场给她出题写诗文,她不假思索地一挥而就。皇上带来的几个老夫子传阅了她的卷子,愣是找不出一点儿可以改进的地方。 皇上龙颜大悦,当即把这个小姑娘免了奴婢身份,带在身边走了。 后来?后来听说这姑娘当了大官,在皇上身边呼风唤雨,地位等同于宰相,威风得不得了。 从那以后,掖庭里的每一个女孩子都以她为榜样,也不伤春悲秋了,也不描眉画眼了,日日寒窗苦读,比太学里的书生们还用功,老妪我很是欣慰啊,省了我多少管教的工夫。 不过再也没有第二个人像那个婉儿一样,成为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别人说这不奇怪。婉儿那种天生才气是百年不遇,哪能年年有呢。 可是老妪我却不太同意。掖庭里聪慧的女孩子多了。可武皇不在了,后来的皇帝都是男人,来掖庭只为了选妃子,就算有几个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