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咆哮,让孩子爱上学习(2022版)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在学龄段孩子的心理咨询中,遇到多的一个 问题就是: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这也是很多家 长想问的问题。在回答“怎么办”前,我们要先 看到这个问题中的假定前提:“孩子不爱学习” ,其实这个前提就是不对的。 孩子的本性真的是不爱学习的吗?要弄清这 个问题,我们就要再问一个问题:孩子到底不爱 学“什么”,他真的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吗?咱们 要把内容说具体。曾经有位妈妈听到这个问题眼 睛就亮了,她说:“没上小学之前,我儿子很优 秀的,自己看书都能看一个多小时,自己玩拼图 ,能玩上半天,特别专注!唉,就是上了小学, 一做学校的功课就不行了。”我接着问:“他是 学校的功课全都不行,还是有些科目比较爱学? ”那位妈妈说:“也不是全不行,语文背诵比较 好,孩子很快就能完成,还自豪地给家人展示, 但写字时就会特别拖拉;数学做简单题也行,遇 到难题不会做他就有些着急,如果题目量大,他 看着题目就会发呆,很抵触。” 听到这儿,我们就明白了,孩子喜欢的学习 任务要符合两“有”原则:一是有用,二是有趣 。看书、拼图有趣,这样的“学习”孩子喜欢; 语文背诵让孩子有成就感——有用,这样的学习 孩子也喜欢。但孩子为什么上了小学就“不爱学 习”了?因为小学的学习不符合这个两“有”原 则,不够有趣,不够有用。作业量大或者题目太 难不会做,导致孩子学得没成就感,孩子在学习 过程中常常看不到学习对他的好处。 心理学的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一种行为只有 让人得到好处,这种行为才能够得到强化,并保 持下来;没有好处的行为是很难保持的。如此说 来,学校的学习就不能靠孩子天生的本性来坚持 。如何才能让孩子坚持这种暂时看不到好处的学 习呢?这就需要家长的陪伴和指引,要让孩子在 学习过程中看到学习行为的长远好处,让孩子去 体会对学习的掌控感。 在陪学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做到以下三点 。 一、陪学时,要帮助孩子营造学习氛围。陪 学时,不要总盯着孩子看。有的家长陪孩子写作 业时眼睛盯着孩子的笔,写错了立刻指出来,孩 子刚一走神儿立刻就敲桌子。那孩子会是什么感 觉?就像我们在做饭,爱人在旁边看,我们刚一 切菜,他就说“太粗了,再细点儿”;油在锅里 ,我们手里拿着菜正要往里放,他又说“快放呀 ,一会儿油冒烟了”;一小时下来,菜终于做好 了,他又评价“这个菜盐放多了”“这个菜炒过 火了”。我们什么感觉?下次我们还要不要做饭 ?一种行为如果得不到鼓励,我们也获得不了完 成时的喜悦,如果在完成过程中还伴随着被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