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百年的书学/湖山艺丛

近三百年的书学/湖山艺丛
作者: 沙孟海|责编:郭哲渊
出版社: 浙江人美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6.60
折扣购买: 近三百年的书学/湖山艺丛
ISBN: 9787534092145

作者简介

沙孟海(1900—1992),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兰沙,宁波鄞州沙村人。历任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社长,为现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先驱者。其书法广涉篆、隶、真、行、草各体,晚年尤精行、草,可谓气势磅礴,雄浑厚重,自成一体。先生阅历宏富,治学严谨,对书法学、古文字学、篆刻学、金石学、考古学都有精深研究。著有《近三百年的书学》《印学概述》《沙孟海论书丛稿》《中国书法史图录》等。

内容简介

书学是中国最早设科的 一种艺术,六艺中不就有 一艺是“书”吗?它的历史固 然很悠久,关于它的书籍 也很不少,我们只要翻开 《佩文斋书画谱》卷首所 开的纂辑书籍一瞧,就令 人有望洋之叹。本篇所以 不说整个的书学史,单说 那近代一小部分,只因为 古代的书学,你也有论文 ,我也有批判,已经够详 备——不但详备,而且很 复叠的了,所以索性撇开 不说,单从明思宗崇祯元 年(1628)说起。 从本年起倒推上去直到 崇祯元年为止,恰巧有三 百年,这三百年中,除却 崇祯纪元十六年,中华民 国纪元十七年外,其余百 分之九十,都属于清代, 自然,我的论文也以清代 为主体。清代学术,最号 昌明,书学的派别,也比 前几代来得繁复而且发达 。这其中有两个原因: 一、时代愈后,所接受 着的古人作品愈多。换句 话说,就是学者所取法的 门类更广阔。比如宋朝时 候,赵孟烦还不曾出世, 当然没有学赵字的人,现 在就增加一种“赵体”了。邓 石如未出世以前,写篆字 的,只有一种呆板的方法 ,现在就有大多数人写“邓 派”了。二、从前的人,本 来并没有所谓“碑学”,嘉、 道以后,汉魏碑志出土渐 多,一方面固然供给几位 经、小学家去做考证经史 的资料,又一方面便在书 学界开个光明灿烂的新纪 元。有人说,“碑学乘帖学 之微,人缵大统”,这话固 然说得过分些,然而清代 的下半叶,写碑的人的确 比学帖的多了,这是宋元 明人所梦想不到的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