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新局(读懂百万亿后的中国经济)

大国新局(读懂百万亿后的中国经济)
作者: 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组织编写 韩康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大国新局(读懂百万亿后的中国经济)
ISBN: 9787520720892

作者简介

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是一个以推动公共经济研究、为政府制定经济管理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为目标的全国性学术团体,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和知名学者共同发起成立。 该会主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研究中国公共经济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公共经济领域的咨询、科研和教学活动,为政府制定和执行管理经济社会的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韩康,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致力于有关国家政策与发展重大课题的研究,出版作品有《必要价值记》(三卷本)(主笔之一)、《公有制经济再生产分析的五个支点》等十余本,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张占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出版学术著作有《中国式崛起》(系列四种)、《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等10余种,发表学术和理论文章约300篇。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第一节 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 一、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内涵 新发展阶段之“新”体现在新基础上。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40 多年的不懈奋斗,我国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未来30 年将是我们完成这个历史宏愿的新发展阶段。“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1 亿多市场主体和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拥有9 亿多劳动力和1.7 亿多各类人才,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发展阶段之“新”体现在新形势上。新形势使我国进入了当前 “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形势看,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急剧演变与民族复兴目标的叠加性、同步性、长期性,为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供了新机遇。另一方面,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进趋势。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响和后果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民粹主义、排外主义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从国内形势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持续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也面临新矛盾新挑战。总体来看,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的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新发展阶段之“新”体现在新任务上。新任务凸显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新发展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指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带来的一系列新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机衔接,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从九个方面确定了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并且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六个新”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这些发展目标、发展任务,体现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带来的发展要求,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带来的更高水平发展要求,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变化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