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名人

苏轼/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名人
作者: 编者:王志艳|总主编:赵辉|改编:林存玲
出版社: 延边大学
原售价: 23.50
折扣价: 14.10
折扣购买: 苏轼/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名人
ISBN: 978756347613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因此,赵郡的苏氏就是苏章的后代。眉山的苏氏 ,是苏味道的后代。苏味道在唐朝武则天时期当过凤 阁侍郎。苏洵、苏轼都是苏味道的直系子孙。但由于 眉山的苏氏是由赵郡苏氏而来,所以苏轼后来也时常 提到这个世系,并称自己是“赵郡苏氏”。 苏轼的祖父苏序,字仲先,是当时的一个普通小 地主。苏序的性格,据说除了简易朴实外,还有几个 特点。他在与人交往时,不择贵贱,不摆架子,很容 易相处。他对士大夫的态度固然如此,对田夫野老等 劳动人民却也不坏。据说他薄于为己,厚于为人,自 己不治家事,将家交给儿子们去管理。他自己很节俭 ,但热心为善,乐于助人,族人中有事与他商量的, 他总是竭尽己力。遇到灾年,他不惜卖掉自己的田产 ,用于救济穷苦百姓。 年轻时的苏序不喜欢读书,到老年却开始作起诗 来,而且能够敏捷立成,但并没有给后人留下经过考 验的作品。 苏序并未人仕【入朝作官】。据说与当时的一般 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相反,他并不热衷【**痴迷于某 件事。衷】于功名。不过由于他的两个儿子都中了举 人,有了官职,故他也被授以尚书职方员外郎。 还有一点很有趣,就是苏序对儿子的教育态度。 苏序共有三个儿子,分别是苏澹、苏涣和苏洵(xtin) 。前两人都以文学举士,得了功名,而小儿子苏洵却 像父亲年轻时一样,也不喜欢读书。对此,苏序也不 加管束,任其自然成长。 对于这一点,乡亲们都很奇怪,问苏序为何这样 放纵小儿子,不让他好好读书呢?每每此时,苏序都 笑而不语。而苏洵也依然【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 照自己平时的一套去做】。 但后来却发生了大的转变,苏洵发愤读书。很显 然,苏序对苏洵是采取了等待其自觉读书的教育方法 ,而且于其个性和智慧都是有所认识的。 苏氏自唐代到眉山定居,子孙都未出仕。苏序的 二儿子苏涣是眉山苏氏子弟中*先从政的一个。 苏涣(1000一1062),初字公群,晚字文甫,比苏 洵年长8岁。苏涣从政后,曾担任过主簿、司法、录 事参*、通判【宋时官名】等职,去世前又被擢升【 提升;提拔。擢】为提点利州路刑狱。 作为一名官吏,苏涣能够依法办事,同情百姓, 弹劾,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 】贪官污吏,压抑豪绅【指地方上仪仗封建势力欺压 人民的绅士。绅】之家。据说,凡是他所到过的地方 ,都有“循良【谓官吏奉公守法】”之名,深*百姓 的爱戴。 在眉山期间,苏氏还是个没有名声地位的普通地 主家族,因此苏洵常常自称“西南之匹夫”,苏轼也 称“家世至寒”,苏辙则称“田庐之多寡,与杨子云 等”。如果以苏味道的儿子与他父亲的显贵仕卓【, 文人对当官的一种谦虚称法】生活相比,身世显然是 大大下降了。苏洵也曾提过,从苏味道的儿子到他父 亲的高祖苏泾之间,世次皆不可记,自曾祖苏折之后 ,才稍稍可记。 苏洵所撰写【写作,纂集成整体。撰】的《苏氏 族谱》,就是从苏斩开始写起的。这也意味着,200 多年来,眉山苏氏一直都处于衰落的地步。这个家族 曾一度连作为保存宗法制度重要象征的族谱都没有。 到苏涣为官,才又标志着这个家族重新开始抬头。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