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

沉浮
作者: 许华忠
出版社: 文化艺术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8.70
折扣购买: 沉浮
ISBN: 9787503933400

作者简介

许华忠,湖北宣城人,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先后在国家物资部、国家发改委(原国家经贸委)工作,历任处长、司长等职。编辑、编著业务书籍,发表业务论文、工作研究及文学作品近2000万字。《沉浮》是作者继《真诚》、《苦渡》、《梦迹人生》之后发表的又一部长篇小说。

内容简介

一、回首往事多感慨,暮年并非就黄昏 今天是刘远松六十岁生日,也是他办理退休手续的日子。从今天起, 他将由临江市计划局局长、国家干部变成一个普通市民,在平静的、安闲 自在的、没有竞争的生活中安度晚年! 在长期紧张的工作中,刘远松形成了一种习惯。他每天下班回到家里 都要坐在客厅沙发上看一会报纸、喝一杯茶,回想一下当天办理的公文、 处理的公务,想一想明天应该做些什么,然后从书柜里信手拿出一本书来 看。这对他来说既是一种消除疲劳、告别一天紧张工作的休息,也是从紧 张工作转入家务劳动的过渡。 今天回到家里,他仍然像往常一样坐在客厅沙发上看报、喝茶、回想 当天的工作情况,当他想到明天的工作、明天应该做些什么时,脑子里一 片空白! 明天,明天的工作已经交给他的继任者了,明天没有需要他做的工作 了,明天也没有需要他处理的公务了!他想着案头公务、想着朝夕相处的 同事,一种从未有过的悲怆向他袭来!他自语道:“我已经走过了人生的 重要历程、退出了人生激烈的竞争,我已经……” 刘远松二十五岁大学毕业分配到临江市计划局工作,三十五年的光景 一晃而过;在这三十五年里,先是自然规律给他的青年时代画上了句号, 使他由一个热情奔放的青年成熟为沉稳的中年骨干;现在,自然规律又给 他的中年画上了句号,时代的列车不声不响地将他送人到了老年人的行列 !老年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呢?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待研究的课题 ! 刘远松在考虑老年人的历史使命时,很自然地想到了一个问题,这就 是:人的一生应该做些什么呢?能够做些什么呢?他围绕着这两个问题想 了很久、想了很多,但却得出了一个简单的结论:“人的一生应该做的事 情很多、想做的事情也很多,但能够做的事情却很少很少!”他沉思良久 ,自语道:“把父母的养育、国家的培养、老师的期望、个人的奋斗综合 起来,人的一生投入很多,但产出却很少!正是思想成熟、精力充沛、经 验丰富的时候,正是想做工作、能做工作、出成果的时候,退休了!”他 说到这里摇了摇头,叹息道:“人生苦短呀!人生苦短!”他发出了这般 叹息后又想到了工作,想到了他从事了三十五年的工作!在这三十五年里 ,他虽然没有离开过临江市政府办公大楼,但却经历了若干次工作调动和 变换。在历次的工作调动和变换中,他都是在将原来的工作交给继任者的 同时,又从前任手里接过了新的工作,所以他每天都有很多工作要做,每 天都在“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口号激励 下,努力地工作着,忘我地工作着! 在考虑老年人的历史使命时,刘远松脑子里忽然闪现出一个想法:“ 我虽然退出了人生最激烈的竞争阶段,我虽然进入了与世无争与人无争的 老年人行列,但我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经验,我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 思维和很强的记忆力,我还可以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来回忆我曾经经历过 目睹过的激烈竞争,我还可以继续观察和评论人们正在进行着的激烈竞争 !在人生历史舞台上,我虽然不能当演员了,但还可以当观众、当评论员 ……”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他以过来者的身份回忆了曾经走过的道 路、经历过的激烈竞争,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和评论人们正在进行的激烈 竞争。过来者的回忆、旁观者的观察使他感到轻松愉快、无限喜悦,他因 此而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他笑得很轻松、很自然。他在轻松自然的微笑中 走近书柜信手拿出一本书来,他手里拿着书眼睛看着吊灯、右手食指在书 皮上不断地敲打着,他在这“咚!咚!咚!”的敲打声思考着未来,他在 “咚!咚!咚!”的敲打声中坐到了沙发上,戴上老花镜一看他拿的是一 本《儒林外史》! 刘远松一看到《儒林外史》就想到他在学生时代看《儒林外史》、讨 论《儒林外史》、批判封建时代旧知识分子的外事,就想到了学生时代的 单纯幼稚。他想到这些以后,不由自主地从书柜里拿出《官场现形记》进 行研读。他带着官场三十五年的经历、领导岗位二十多年的体验细心地研 读了《官场现形记》以后,感到:谭渊先生把他的《官场四维》定位于“ 从政必读、居官必备”很有道理,他在书中把人仕升迁之法、避免被罢免 之术、失意隐退之途的“升、迁、罢、隐”四个字作为官场四维,把它同 “礼、仪、廉、耻”支撑着国家,“东、西、南、北”支撑着苍天并论, 说“升、迁、罢、隐”支撑着官场真是以物连类、贴切之极!他在对谭渊 先生的著作赞叹之余摇了摇头,说:“我混迹官场一辈子,到退休才知道 官场还有个四维,到退休才知道‘升、迁、罢、隐’支撑着官场!”他虽 然是在这么想、这么说,但他既未责怪自己的无知和孤陋寡闻,也未因此 而感到有丝毫的遗憾和悔恨,而是由此想到了人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他就是在这种回忆、思考和阅读中度过了他第一个月的退休生活。 零!零!零!零…… 刘远松在清脆的电话铃声中放下了手中的书,停止了他的回忆与思考 ,他拿起电话一听,是机关通知他明天参加离退休干部活动,他记下了活 动时间、地点和内容就开始琢磨“自由组合、自由谈”是什么意思?他本 想在电话中问清楚,但因是单向录音电话无法与对方对话,他只好带着这 个遗憾说:“我虽然是第一次参加离退休干部活动,但离退休干部都是我 几十年的老同事,自由组合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自由谈,谈什么呢?围 绕着什么问题谈呢?” 刘远松对自由谈之所以如此认真,这是他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他对 什么问题都很认真,无论是工作上的问题,还是生活上的问题;无论是他 个人的问题,还是同志们的问题他都是严肃处理、认真对待、一丝不苟, 从无半点虚言诳语。正是他这种严谨的作风、认真的态度冒犯了杜家忠副 市长,得罪了甘玉朋巡视员,使他的仕途受到了影响、遇到了波折。但也 正是这种严谨的作风、认真的态度得到了群众的拥护、绝大多数领导的赞 誉,使他经过了一次又一次提拔、晋升的关卡,一步一步地走到了局长这 个领导岗位上! 第二天早上,刘远松吃过早饭就骑上久违了的自行车,走上他来回走 了三十五年的马路上;他在这条马路上骑坏了三辆自行车、骑坏了不知道 多少条车带;这条马路记录着他三十五年的酸甜苦辣、从政经历和为官生 涯!他对这条马路上的每一栋建筑、每一棵树木和每一个公共汽车站牌都 感到亲切、都充满了感情;也正因为如此,他一走上这条马路,三十五年 的记忆就像放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浮现到了眼前!一九六五年九月一日是 刘远松和蔡丽娟分配到临江市上班的第一天……一九六六年九月一日是刘 远松和蔡丽娟参加“四清”回机关上班的第一天…… 刘远松突然发现,这条马路比一个月前拓宽了,马路两旁的摊贩不见 了,汽车、自行车、行人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这使他想起了退休之前, 他为了锻炼身体决定步行上下班,但步行走了两趟就不想走了、不敢走了 。他不想再走、不敢再走的原因,既不是因为步行时间太长,也不是因为 步行走得太累,更不是对步行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而是因为人行道被大 大小小的货摊占据了,路况太差、不安全。他骑车上下班时不但不觉得路 况太差、不安全,反而还觉得马路两旁的摊贩方便了群众,他作为群众的 一员也体验了这种方便:早上上班想买早点不离车座就解决了问题,晚上 下班回家想买饮料骑在车上就买到了。当他由骑车改为步行就是另一种感 受、另一种想法了,他在人行道上走不了三两步就得到自行车道上行走, 这使他感到随时都有被撞倒的危险。今天,他骑车走在这条宽广、整齐、 明亮、通畅的马路上不觉自语道:“这一个月的变化真大呀!” 刘远松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的原因除了马路旧貌换新颜之外,更 主要的还是他由在职的领导干部变成为退休人员,他第一次参加离退休干 部活动,开始了他人生道路上的一种新生活。人总是这样的,当心情一舒 畅、精神一愉快,办事的效率就显得格外地高,走路的速度也觉得格外地 快,刘远松也毫不例外,过去半个小时的路程,尽管今天还是走了半个小 时,但心理感受却大不一样,好像是只有十几分钟似的,很快就到了离退 休干部活动室,他一踏进活动室就见梁建伟向他招手,他一面举手回应一 面向他走过去: “远松,欢迎你加入我们老干部的行列呀!”梁建伟一边说话,一边 指着他手里拿的书问道:“远松,你拿的是什么书哇?” 刘远松虽然没有回答他的问话,但却将手中的书向他展示、指着书名 给他看! 《儒林外史》! 梁建伟说着从他手中接过书看了几页,然后合上书抬起头来笑了笑, 问道:“远松,我问你一个问题可以吗?” “你说吧!看我知道不知道?” “自古以来都说:书里自有颜如玉,书里自有黄金屋,你说这种说法 对吗?” “书里自有颜如玉,书里自有黄金屋!” 刘远松应声重复一遍,回答道:“这句话无论是在封建时代,还是在 现代社会都是对的,书总是读得越多越好,书读多了就有学问,学问多了 就有名誉、地位和金钱、美女,现在虽然不能说金钱、美女了,但总可以 说工资高一些、生活过得好一些吧!总可以说娶个漂亮老婆吧!” 恰在这时,朱世新走过来问道:“你们在讨论什么问题?” 梁建伟任计划局局长时,朱世新是计划科科长,刘远松是计划科副科 长,他们这种上下级关系再加上相同的脾气性格、与人为善的思想品质、 严肃认真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使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和群众之间的 关系都很融洽。也正因为如此,梁建伟一看到刘远松就向他招手,朱世新 一看到梁建伟和刘远松就向他们走过来。梁建伟向朱世新介绍了他们讨论 的问题和刘远松的回答后问道:“世新,你说远松的回答对吗?” 由于梁建伟、朱世新、刘远松的人缘,再加上他们讨论的问题有吸引 力,他们周围聚集的人越来越多,自由组合、自由谈就这样组合起来了, 并围绕着“书里有无颜如玉和黄金屋”讨论开了,刘远松苦思冥想的几个 问题也因此而被“封杀”了。 梁建伟向朱世新提出这个问题后,大家的目光都转向朱世新看他怎么 回答,朱世新则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认为远松的说法是正确的,自古 以来人们都以这种说法宣扬读书的好处,教育子女认真读书以求金榜提名 、做个人上人!” “我认为这个说法不对,书里既没有颜如玉,也没有黄金屋!” 赵通明提出截然不同的看法说:“过去的读书人多半是穷困潦倒,要 不怎么开口闭口都说穷书生呢?以孔乙己为代表的旧知识分子,你不能说 他的书没有读好,更不能说他没有读过书!他从书里读出了什么呢?他不 但没有读出颜如玉和黄金屋,而且还在穷困潦倒中死去。旧社会如此,新 社会也一样,我大学本科毕业连个老婆都娶不上,混到退休还是孑然一身 ,这能说书里有颜如玉吗?至于黄金屋就更不用说了,就那么一点退休金 仅够糊口而已。” “那是因为你的书没有读好,所以没有找到老婆!” 说这话的是临江市机关餐厅管理员李智忠,他是和赵通明、刘远松、 朱世新同时分配到计划科的大学生。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