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汉译经典
作者简介
露丝·本尼迪克特(1887-1948),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诗人。《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称她的理论“对于文化人类学,尤其是有关文化与个性这个领域的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她以自己的深刻洞察和广博学识赢得了世人的尊敬,代表作有《菊与刀》、《文化模式》、《种族:科学与政治》、《人类的种族》等。
内容简介
第一章 任务:日本研究 美国曾与日本发生全面战争,发现日军与自己迥然不同。在 与其他任何强敌的战争中,从来没必要考虑其如此截然不同的行 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和沙皇俄国在我们之前(1905年)所遭遇的 一样,我们与之战斗的日本是一个全民皆兵且训练有素的国家, 这不属于西方的文化传统。西方国家业已接受的符合实际人性的 那些战争惯例,对日本人显然不存在。这使太平洋上的美日战争 不仅仅是一系列岛屿滩头的登陆和无法克服的后勤补给问题,我 们得明白他们的行为方式,从而对付他们。 这很难。自从日本封闭的大门被打开来的75年间,人们描 写日本人时用的是“但是”和“也”之类的词汇;当这些词汇被 用来描写其他任何国家时,会显得荒谬无比。一个严肃的观察家 在描写其他非日本民族时,不会在说了他们前所未有的彬彬有礼 之后,再加上这样一句:“可是,也很傲慢、专横。”当他说该民 族在为人处世上无比顽固后,不会再加上这样一句:“但是他们乐 意调整自己,去适应极端的革新。”当他说某个民族温顺时,不 会同时解释说:“可他们不轻易服从上级的控制。”当他说他们忠 诚和宽厚时,他不会声称:“但他们也有背叛和怨恨。”当他说他 们生来勇敢时,他不会又细数他们的怯懦。当他说他们做事不考 虑别人的意见时,他不会继而说:“他们的心胸真宽广。”当他描 写他们的军队如何像机器一样训练时,不会继而描写那支军队的 士兵如何像马咬着嚼子一样不服管教,甚至反抗上司。当他描写 一个民族如何满怀激情地投向西方学术时,他不会渲染他们狂热 的保守主义。当他写书论述一个国家具有普遍的审美崇拜,如何 给予演员和艺术家很高的荣誉,如何在菊花栽培的技艺上愿意费 时费力时,一般而言,他不会另写一书补充说:“那个民族也崇拜 刀,并把最高的声望献给武士。” 然而,所有这些矛盾的论述都是关于日本的书籍的核心。的 确如此,刀与菊都是这一画面的组成部分。日本人生性既好斗又 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有礼,既顽固又能适应,既驯顺 又恼怒于被人推来推去,既忠诚又背叛,既勇敢又怯懦,既保守 又好新。这些特点全都有极端的表现。他们十分在乎别人对自己 行为的看法,但是,当别人对他们的劣迹一无所知时,他们又会 被罪恶所征服。他们的士兵既被彻底驯服,也会反抗上级。 美国要了解日本。当这一点变得极为重要时,我们就无法把 这些矛盾以及许多其他同样闹得人心神不宁的矛盾推向一边。危 机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日本人打算干吗?如果不进攻日 本本土他们会投降吗?我们该不该轰炸皇宫?我们对日军战俘能 有什么期待?为了挽救美国人的生命,同时削弱日本那种宣誓要 战斗到最后的决心,对日本军队和日本国民,在宣传上我们该说 些什么?在那些精通日本的人士中,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一旦和 平来临,为了维持秩序,是否需要对他们实施永久性的军事管制? 我们的士兵是否得准备在日本的每一座山头的每一个要塞与那些 顽抗到底的亡命之徒展开激战?在国际和平可能到来之前,日本 会不会步法国革命和俄国革命之后尘,发生一场革命?谁会领导 这场革命?日本民族只有灭亡?我们作出什么样的判断,所导致 的后果将迥然不同。 1944年6月,我被委任进行日本研究。我被要求以文化人类 学家的身份,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手段,一一说出日本人是什么样 的人。在那年夏初,我们对日本的大规模反攻刚刚开始显示其实 力。美国人还在说,对日战争将持续三年,也许十年,或更长。 在日本,人们说,它将持续一百年。日本人说,美国人虽然取得. 了某些局部的胜利,但是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离他们的岛国尚 有数千英里。日本的公报几乎不承认海军的失利,所以日本人还 自以为是胜利者。 然而,到了6月,情况出现了变化。盟军在欧洲开辟了第二 战场,两年半来,最高司令部给予欧洲战场的军事优先权已经见 效。对德战争的结局已经可以预见。而在太平洋战场,我们的军 队在塞班岛登陆,这场大规模军事行动预示着日本最终的失败。 打那之后,我们的士兵经常与日军短兵相接。通过在新几内亚、 瓜达尔卡纳尔、缅甸、塔拉瓦和比亚克等的战役,我们深知自己 已深陷与劲敌的对抗之中。 于是,在1944年6月,回答许多关于我们的敌人——日本 的问题变得十分重要。不管这是军事问题还是外交问题,也不管 提出这问题关乎高层决策,还是关乎将要撒在日军前线阵地的传 单,重要的是要有洞见。日本在进行的是一场全面战争,我们要 知道的,不仅是东京的当权派的目标和动机,也不仅是日本的漫 长的历史,甚至不仅是经济与军事的统计数字,还包括他们的政 府能从他们的人民那儿取得哪些期待。我们得力图了解日本人的 思维和感情的习惯,以及这些习惯所落人的套路。我们还得知道 支持这些行为和观念的背后的因素。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