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纷纷的情欲(精)

我纷纷的情欲(精)
作者: 木心
出版社: 上海三联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6.60
折扣购买: 我纷纷的情欲(精)
ISBN: 9787542669940

作者简介

木心(1927—2011),本名孙璞,原籍浙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1982年定居纽约,晚年归根故里乌镇,被海内外华人视为深解东西方艺术传统的精英和传奇人物。 生前定稿出版有文集13种著作,即散文小说系列6种《哥伦比亚的倒影》《琼美卡随想录》《温莎墓园日记》《即兴判断》《素履之往》《爱默生家的恶客》,诗歌系列6种《西班牙三棵树》《我纷纷的情欲》《诗经演》《巴珑》《伪所罗门书》《云雀叫了一整天》(引发刷屏的小诗《从前慢》即来自《云雀》),包括答问录1种《鱼丽之宴》。逝世后,另有“世界文学史讲座”整理成书《文学回忆录》(即听课学生陈丹青笔记),及作为《文学回忆录》补遗的《木心谈木心》。陈丹青说,《文学回忆录》布满木心始终不渝的名姓,而他如数家珍的文学圣家族,完全不知道怎样持久地影响了这个人。 不止文学。英国BBC制作大型文献纪录片《世界文明》(20世纪以来的公众艺术教育电视片经典),中国部分,拟拍摄宋元以降的山水画。这部影片将探讨逾千年的中国山水画之路,摄制组为此来到乌镇的木心美术馆,拟将画家木心作为BBC千年历程纪录片的“一个开场的故事”,以诠释艺术的力量。

内容简介

◎陈丹青《我的师尊木心先生》选摘 今天,我一再提醒我的陈述必须保持克制。我只是他的学生,不是一位有资格评价文学的人。当此向大家介绍先生,我实在做不到像他的文字那样精确而恰如其分。我不敢说在座的朋友中没有一位读过先生的文章。人不能单凭一篇文章认识作者,尤其是像木心先生这样丰富、深沉而多变的作者;然而有时一段词语、一句话,就能透射光芒,直指人心,先生正是这样的作家。前天,当我接到印刷厂送来的第一册木心散文集,翻阅那些我在二十多年前就阅读过无数次的散文,再次感到先生是一个无解的谜——他来路宽阔,但没有师承,他秉承内在的意志,但没有同志,他与文学团体和世俗地位绝缘,他曾经长期没有读者,没有知音,没有掌声……这是他所追求的吗?多年来庞大的中国文学群体之外,我看见,这个人自始至终单独守护着、同时从不受制于五四开启的价值、精神与世界观,凭一己之身、一己之才,持续回应并超越五四那代人远未展开的被中断的命题——譬如白话文如何成熟?譬如传统汉语在当代文学的命运与可能性,譬如中文写作与世界文学的关系,譬如在世态与时代的种种变幻中怎样以文学挽救文学……我们或许会说,几代文学家都在寻索实践同样的命题,但现在有了比较的机缘:一端,是我们历来所见的庞大的中文写作;一端,是木心先生的书。我们会看见,前者所有的,木心先生那里半点无有,前者所无有的,请在木心先生书中见——我所谓的“有”与“无有”,是指什么呢? 这一层意思,在诸位阅读木心之前,在诸位获得各自的心得——或没有心得——之前,我应该缄默…… ◎精彩书摘 【醍醐】 你在爱了 我怎会不知 这点点爱 只能逗引我 不足饱饫我 先得将尔乳之 将尔酪,将尔酥 生酥而熟酥 熟酥而至醍醐 我才甘心由你灌顶 如果你止于酪 即使你至酥而止于酥 请回去吧 这里肃静无事 1996 【五月街】 深灰暗绿整洁静谧 著名的街暧昧的街 五月晼晚两个人两个人地走 酒吧的名称狡黠而憨蛮 门口,小群文雅的喧哗 幽幽暮色,脸庞更清晰 一路的辽阔胸背紧峭腰胁 浮艳于黄昏,沉萃于午夜 深灰暗绿两个人两个人地走 整洁静谧克利斯朵夫街 河之滨,水面风冷,窅黑 两人共怀一盏薄明的灯 深灰暗绿沿着河水走 晨曦中的胴体已是初夏六月 1996 ★ 木心诗集里的“我”“你”“他”—— 木心诗集《我纷纷的情欲》,依据木心晚年定稿,收入三辑诗作,并配有作家影像等,首次出版时也已七十二岁,可见当年旧迹。《我纷纷的情欲》这一百多首诗作,识家认为,重在“我”。什么意思呢?开始说“我”了。另有一些,从《歌词》到《渔村夜》等八篇,说“你”。这样一来,便知其与“魔毯”诸集“他”的不同。其中一首《杰克逊高地》,“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如《从前慢》一样,已被民谣歌手吟唱着。 ★ 木心定稿×首次布面精装—— 木心手写文章,就像手工一样,看上去一气呵成,其实通常改六七次,好文章是磨出来的。甚至从1986年《散文一集》在台北出版,这是木心开山之作,到2006年新编为《哥伦比亚的倒影》在中国大陆首亮相,也还在推敲字句。从此,木心晚年定稿系列均交理想国完成出版。今“木心全集”汇齐15种文字著作(含讲稿《文学回忆录》《木心谈木心》),一字一句,悉从木心生前的定稿(及陈丹青听课笔记),素雅设计,由设计师陆智昌担纲,均首次布面精装。

图书资料整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