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蒙难记(八国联军侵华纪实)/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庚子事变回忆 张玉德 庚子那年(1900),我16岁,当时正在天津法国 学堂读书(这法国学堂就是后来的法汉学校,最初设 于法租界紫竹林教堂内,后隶属于法国工部局,并迁 移到法国工部局旁边,庚子事变以后又迁至望海楼天 主堂。1916年在老西开盖了新校舍,又迁至新址,即 今二十一中)。 从年初就传说有义和团在街上练拳,我和几个同 学曾出去看过,在今解放南路海河中学大空场上,天 天有人练拳舞棒。后来又传说义和团要杀大毛子(洋 人)和二毛子(信洋教的),不久就听说在北京有德 国公使克林德和日本使馆书记官杉山彬都被杀了,在 天津的外国人惶惶不安,法国人、德国人、英国人都 联合起来,并且和天主教堂结成一体,轮班值岗守卫 。那时法租界和英租界的地方都不太大,法租界只有 从海大道马家口(今大沽路北)到天津海关临近海河 的一块地方;英租界也只有从海关到今大光明影院的 一块地方。外国人为了便于集中防守,把防线收缩到 法租界中街(今市总工会至青年宫)的一段地带,在 今市总工会的前面用砖垒起了一道大墙,并且还用成 捆的布匹码成防御工事。 进入旧历五月,战争的空气就越来越紧张了。这 时法租界仅有二十几名法国兵,把外国商人组成了民 团,听从法国兵的指挥。传说义和团与清兵已经连成 一气。聂士成、马玉崑的军队已经开到天津,要攻打 租界,杀外国人和二毛子。后来就不断发生小冲突。 战事越来越紧了,教徒们都集中到今市总工会对面的 一所大楼(当时是邮政局)的地下室里。这时,义和 团与清兵从海河的东岸往法租界打炮,洋兵和外国侨 民就从海河西岸往东岸打。旧历六月初的一天下午, 教徒们在紫竹林天主堂刚刚望完“降福”,一出教堂 ,就突然爆炸了一颗炮弹,把人们都吓坏了。其后不 久,忽然传来消息说,义和团和清兵就要攻打租界了 。法国神父刘克明把教徒们都集中到教堂,放“临终 大赦”。教徒们感到大难临头,哭哭啼啼,乱成一片 。就在这时,轰的一声,一颗炮弹打中了教堂的钟楼 ,当场就有几个教徒被炸死,另有一些人受了伤。 正在这紧张的时刻,突然听说大批的外国援兵开 到了,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联军以俄国兵来得最早 ,也最多,他们占据了老龙头火车站(即今东站), 然后由车站往外打。日本兵由塘沽上岸,乘火车到了 张贵庄,然后向天津方面进军,穿过俄兵的阵地后, 进入日租界,又向八里台方面进攻。其后,英国兵也 开进来了,从纪庄子过桥后,以马队突袭八里台聂士 成守军。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聂士成战死在八里台 的阵地上。 紫竹林一带解围了。我们这群“初生牛犊不怕虎 ”的学生,就三三两两地出去看热闹,从远处嘹望侵 略军攻打天津城。日本兵攻南门,法国兵攻东门,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