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耳/子涵童书

小木耳/子涵童书
作者: 梅子涵|绘画:周雅雯
出版社: 江苏少儿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2.60
折扣购买: 小木耳/子涵童书
ISBN: 9787534686160

作者简介

文字作者:梅子涵。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作为儿童文学家,他为儿童写了几十部书集,如《女儿的故事》等;作为儿童文学的研究者,他写作、主编了多部理论著作,如《儿童小说叙事式论》等;梅子涵全力投入儿童文学和图画书的阅读推广工作,在广大中小学师生中享有很高声誉,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人”。 绘画作者:周雅雯。1992年生,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动画专业。向往简单诗意的生活,喜欢为孩子画画。著有绘本《小雨后》等。作品曾获得冰心儿童图书奖、第四届信谊图画书奖佳作奖、“原创图画书2015年度排行榜”TOP10等奖项。

内容简介

婆婆路 没有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天天跟着婆婆。婆婆说她很 忙,所以我跟着婆婆也很忙。 婆婆到菜场去买菜,我也要跟着去买菜。婆婆说:“ 小木耳,你可不可以在家里玩?婆婆一个人去买菜,很快 就回来。” 我说:“我不可以,我也要去买菜。” 婆婆说:“我很忙,你跟着我就*忙。” 我说:“婆婆,你不要很忙,我跟着你我也很忙。” 婆婆说:“婆婆一个人去走得快。” 我告诉她:“我也走得快!”我经常会在前面跑。我 跑的时候,她还朝我喊:“小木耳,你跑得慢一点,当心 摔跤!" 她老是叫我慢一点,当心摔跤,结果我就摔了一跤。 我摔跤和我跑没有关系,是因为路凹下去了。我没看 见路凹下去了,结果就摔了一跤。 我哭的。因为我的胳膊摔疼了。如果不是胳膊摔疼而 是腿摔疼,我也会哭。因为有一回我不小心把腿摔疼了, 我就哇哇哭过。 你没有想到吧,婆婆没有跑,她是慢慢走的,可是她 也摔了一跤。她摔一跤不是我摔一跤的那天,是我摔一跤 以后的**。她在哪儿摔的呢?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在凹 下去的地方。 她说:“哎哟喂哦!” 我说:“婆婆,你一不小心摔跤啦?” 她说:“是哦,凹下去了,没看见。” 我说:“你以后走路小心点,我上次也是凹下去了, 没看见,摔了一跤。” 婆婆说:“是啊,我们两个一样。” 可是我告诉婆婆,我们两个不一样。我是跑的时候摔 了一跤,她是走的时候摔了一跤。跑和走是不一样的。不 过凹下去是一样的。 我想把婆婆拉起来,但是婆婆自己站起来了。她的腿 摔疼了,走起来一拐一拐。 我搀住婆婆。跟婆婆一起出来买菜,我很忙。 婆婆说:“这个马路凹下去了,都没有人修。” 我说:“我长大以后会修!” 婆婆说:“等你长大了再修,我已经走不动路了。” “为什么走不动路,等我把路修好了,你就不会摔跤 了,不会一拐一拐了!” 婆婆说,等我把路修好,那么就把这条路改成“小木 耳路”。 我说:“叫‘婆婆路’!” 因为这条路是婆婆每天去买菜要走的路。 妈妈说:“应该叫‘小木耳的婆婆路’。” 婆婆说:“嗯,全面。” 我问:“什么叫全面?” 婆婆说:“就是都有了。” 我懂了,都有了就叫全面。 “小木耳的婆婆路”就是全面。

本书选取梅子涵经典幼儿文学《小木耳》等,约请新锐插画作者周雅雯进行彩绘演绎,原汁原味保留梅氏幽默的同时,通过色彩与线条增加图书的视觉影响力。同时,引入“现代纸书”理念,小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聆听梅教授的文学与成长讲座、同龄孩子讲故事,观看视频,跟着雅雯姐姐学画画。 为幼儿园孩子量身定制,童真童趣,图文并茂 扫码获取朗读音频、简笔画视频课,为阅读加分,为纸书赋能。

书籍目录

小木耳 黄瓜童话 树叶与小鸟 一朵花儿的童话

试读内容

妈妈说我是她的宝宝。婆婆说,妈妈是她的宝宝。婆婆在路上遇见人,人家指着我问:“这个小孩子是你的……”

你知道婆婆怎么回答吗?婆婆说:“这是我宝宝的宝宝。”

“是你哪个宝宝的宝宝啊?”

“是我大宝宝的宝宝。”

我还有个小姨,小姨是婆婆的小宝宝。

等到以后小姨有宝宝了,婆婆肯定会说:“这是我小宝宝的宝宝。”

不过我的小姨还没有小宝宝。小姨为什么没有小宝宝呢?因为小姨还没有结婚。

我问婆婆:“我以后会有宝宝吗?”

婆婆说:“当然会有。”

“我有了宝宝以后,人家问你,这个小孩子是谁,你怎么说?”

妈妈说:“这个问题小木耳自己可以想一想。”

我想过了,如果有人问婆婆,我就帮婆婆回答:“这是我的宝宝!”

因为别人问婆婆的时候,我肯定也在旁边,我要和婆婆一起去买菜的。

婆婆说:“那时候小木耳不一定在旁边,因为小木耳要去上班了。”

我去上班了,那么只能婆婆一个人带我的宝宝去买菜了。婆婆说,她会这样说:“这是我的宝宝的宝宝的宝宝。”

是哦,这样说,比“这是我的宝宝”好玩多了。

如果那时,小姨的宝宝也生宝宝了,那么就更好玩。婆婆会说,这是我的大宝宝的宝宝的宝宝,这是我的小宝宝的宝宝的宝宝。

妈妈问:“小木耳想一想,如果人家问,婆婆是宝宝的宝宝的宝宝的什么人,那么小木耳怎么回答?”

妈妈这个问题我回答得出,我就说:“她是宝宝的妈妈的妈妈的妈妈。”

妈妈说:“答案正确!”

我说:“我早就知道答案正确!”

媒体评价

谈到中国儿童文学,梅子涵无疑是绕不开的,他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关系千缠百绕。他给中国儿童文学带来了很多弥足珍贵的东西,比如他对“回到儿童”观念的提出、对儿童短篇小说的理解、对绘本的心领神会,等等。梅子涵对儿童阅读推广的贡献,是无人可以取代的,但他更重要的成就和价值依然是在创作上,他是一个具有很高辨识度的作家,他的作品独一无二,有着独特而无法模仿的“梅氏风格”。 ——曹文轩 作为成熟的“儿童”,梅子涵将自己对教育和儿童生命的诠释,“润物细无声”地融进了生动幽默的儿童故事之中。其实,梅子涵使用的孩子的语言也并不是儿童水平的语言,而是作家对生活中儿童语言的独到发现和个人锤炼。 ——朱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