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后汉书/线装经典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读史指南 东汉班固所撰《汉书》,是继《史记》之后的 又一部史学名著,也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由于它具有杰出的学术成就,又很好完成了封建政 治与封建史学的结合工作,被晋初文学家傅玄称誉 为“命代奇作”,为历代学者所“共行钻仰”(司 马贞《史记索隐后序》),成为传统史学的范本, 在我国古代史学中享有崇高地位。 史学成就 《汉书》对我国史学的贡献,归纳起来有如下 四点: 一、作为首部大一统皇朝史,开断代史修撰之 先河。 《汉书》基本因袭《史记》纪传体的体例,但 改《史记》的通史为断代史。班固认为,《史记》 的通史体例,将西汉一代“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 项之列”,既不利于宣扬“汉德”,又难以突出汉 代的历史地位。这是《汉书》断代为史的根据。于 是,《汉书》“包举一代”,断限起自西汉建立, 终于新朝的灭亡,为了突出刘邦,就将《高帝纪》 置于首篇。《汉书》之前,中国没有一部断代史, 在反映中国社会阶段性发展特点上存在着不足。班 固首创断代史,并将它与纪传体相结合,使它们各 自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为记载中国历史找到了最 好的表现形式。因此,这种断代史的体例,受到后 来封建史家的赞誉,并成为历代“正史”编纂的依 据。这是《汉书》对中国史学做出的最突出贡献。 二、改进《史记》粗疏之处,统一后世史书编 撰体例。 《史记》首创纪传体是中国历史学成熟的标志 。而《汉书》继《史记》而起,对于《史记》体制 上的粗疏之处作了技术改进,对纪、表、志、传诸 部分都作了改造、补充。例如,《史记》虽然立了 《吕后本纪》,但却用惠帝纪年,《汉书》补立《 惠帝纪》,解决《史记》在体例上的混乱;对于传 记的编排,《汉书》基本上按时间先后为序,体例 上也比《史记》整齐划一。在史书记述形式与内容 的统一方面,《汉书》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三、开拓多种专史领域,扩大历史研究范围。 《汉书》以十志为主干,展开多种专史的撰述 ,为古代学术开辟了新领域。《汉书》的十志,包 括律历、礼乐、刑法、食货、郊祀、天文、五行、 地理、沟洫、艺文等十种,规模宏大,内容丰富, 又在篇目上有所创新,因而受到后人的推誉。在十 志中,《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 》均是《汉书》新创篇目,史学价值极高。其中《 刑法志》是简明刑法史,是古代刑法专著的滥觞之 作,开辟了史书和政书中刑法志的撰写传统,在史 学、法学和社会政治、法制建设方面都做出了贡献 。《五行志》专载五行灾异,剔除其中天人感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