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利尔讲艺术史(彩绘写真版希利尔人文启蒙读本)

希利尔讲艺术史(彩绘写真版希利尔人文启蒙读本)
作者: (美)维吉尔·M.希利尔|译者:戴葳|绘画:张卓明//谭婷
出版社: 新疆青少年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27.60
折扣购买: 希利尔讲艺术史(彩绘写真版希利尔人文启蒙读本)
ISBN: 9787551565400

作者简介

维吉尔M.希利尔(Virgil Mores Hillyer,1875—1931),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美国著名教育家。他毕业于哈佛大学,毕生从事中小学教育事业,是“在家教育”课程体系的创建者。他酷爱历史和艺术,喜欢旅行。他似乎有一种天生的好老师的特质:了解孩子们的成长心理,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怎样能让他们听懂。 希利尔认为,孩子们的阅读、写作和数学是基础,必须扎实。同时,学生们应该接受系统地历史、地理科学和艺术方面的教育,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了解这个世界的全面型人才。 由于痛感传统教科书的枯燥无味,他立志为孩子们写一套读起来兴味盎然的历史、地理和艺术读物。这就是这套书的由来。

内容简介

第3章 宫殿上的拼图 翻开地图,在离埃及仅1尺远的地方还有另一个 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事实上,这个地方距离埃及有 1600千米。我们怎么称呼这个地方呢?——考虑到这 个地方的国家数量太多,名字也都比较拗口,在此先 不说。 有一条河流流经埃及境内,这条河就是著名的尼 罗河,因此我们也习惯把埃及所在的地区称为“尼罗 河流域”。同样的,由于埃及以东的这些国家境内有 两条河,因此我们也将这些国家归入了一个地域,简 称为“两河流域”。如果你们对这些国家的确切名字 非常感兴趣,我还是很乐意告诉你们的,这些国家分 别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迦勒底、古巴比伦王国 和亚述。 据说,亚当和夏娃居住的伊甸园就位于此。尼罗 河流域和两河流域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区,但究竟 哪个地区出现的时间更早,如今已无从辨明。 位于两河流域的城市在当时是所有城市中最重要 、最大的,今天的大都市纽约和伦敦都不及当时的那 些城市。统治这些城市的国王英勇威武,却也凶狠残 暴。但可惜的是,这些昔日古老城市中的建筑却没有 一座能保留到今天。这和当时所用的建筑材料有关。 两河流域多泥沙,却少石头,人们盖建筑物只能选用 土砖,这些土砖房自然不如古埃及人的石砖房坚固, 也就不可以长期保存了。另外,两河流域的人们不像 古埃及人那样会用火煅烧砖块,而仅仅是将这些砖块 放在太阳下晒干。晒干的土砖非常容易碎裂,用这些 脆弱的土砖砌成的建筑物自然很快就坍塌了。曾经辉 煌一时的城市,如今剩下的就是一座座小山一般的砖 灰尘土。 你一定会好奇,既然用火烧过的砖块比大多数东 西保存的时间都要长,那为什么两河流域的人们却不 知道可以把砖块放到火里加固呢?实际上他们有自己 的苦衷——他们缺少生火必备的足够的木头和其他的 燃料资源。两河流域的人们还是有将砖块放到火中煅 烧的经历的。他们首先在砖块上画上画或者一些装饰 性的图案,接着在画上抹上一层类似玻璃的物质,就 是今天我们称为“釉”的材料。最后将这些砖块放入 火中,烧制成釉面砖片。这些釉面砖片最终保存了下 来,并为后人发现并挖掘了出来。 通过上一章的阅读,你应该会发现,古埃及人画 画主要是给过世的人看的。而在两河流域则不同,他 们并不在意死去的人的感受,他们是为活人作画的。 对于自己往生之后会变成什么样,两河流域的国 王们并不感兴趣,因此他们也不会为自己建造陵墓。 但他们乐于建造庞大的宫殿和神庙。这些宫殿和神庙 同样是用土砖砌成的,为了让这些土房子变得更美观 ,工匠们会先在雪花石膏板和墙砖上画些图画,然后 将它们固定在这些土房子的墙上。 雪花石膏是一种白色的石头,它非常软,非常容 易刻写。工匠们在雪花石膏板上作画,他们画画的手 法和古埃及人很相似。 他们作画习惯先分别在每块砖块上画出一幅画中 的一小部分,然后再将这些砖块拼凑在一块儿,组成 一幅完整的图画,就像拼图一样。他们还有一种画法 你们可能没有见过,他们将许多不同颜色的小砖块组 合起来构成一幅图画,这种图画叫作“镶嵌画”。两 河流域的画家们是这种画的开创人。 这些古国画家们的绘画作品,能较完好地保留在 原地的只有古埃及人在陵墓和神庙的墙壁上留下的画 作了。其他的画作,像木乃伊箱上的图画和从土堆中 挖掘出来的两河流域的图画,今天都已移到博物馆里 保存了。 两河流域的画家们在雪花石膏和砖块上画的画主 要记录他们的国王和大臣们的日常生活。其中最常出 现的要数各种战争场面和狩猎活动,这是因为当时的 达官贵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打仗和狩猎。 从很多方面考察,两河流域的这些图画都和古埃 及的绘画作品非常相似。两河流域图画中的人物也是 画侧脸配上正面的眼睛,只不过这些人物的双肩也是 侧面的。在区别人物前后远近方面这两个地域的人们 也是采用同样的画法,两河流域的画家也会把较远处 的人画在图画的上方,近处的人画在下方。但在他们 的部分画作里我们发现,他们有时也会把在后方的人 画得稍微靠上,比例略微缩小些,还会让位于前面的 人挡住在后面人的一部分身体。这种画法在今天叫作 “透视法”。 两河流域画中的人物和古埃及人画的人物还是有 所不同的。两河流域的人们青睐高大、强壮的人,并 且他们会将强壮和长头发、长胡须画上等号。他们画 中的国王都有健壮的肌肉、长长的头发和胡须,并且 他们画的头发和胡须都是规则的,呈螺旋状。 两河流域绘画作品中的动物形象,比起古埃及人 的画中的动物更自然。他们也更喜欢画那些更强壮的 动物,比如狮子和公牛。 除了人物和动物,两河流域的人们在绘制图案和 装饰边框方面也非常出色。我们今天仍常见到的圆花 饰图案就出自于他们之手。圆花饰就是一种中间有一 个圆点,四周搭配上许多环形花纹的图案。除此之外 ,他们还首创了一种叫作“连接环”的图案。今天这 种图案也常常在地板砖和墙砖上使用到。 另一种图案叫作“生命之树”,这种图案流传甚 广,许多其他地区的国家也纷纷模仿这种画法。生命 之树画的是一种树,与自然界中其他的树不同,生命 之树上长满了各式各样的树叶和花果。在今天人们制 作的地毯和刺绣上我们常常能看到这种图案。这个图 案有什么特殊的寓意呢?为什么它会被称作生命之树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也没有答案,你们可以大胆地猜 猜看。 P13-16 1. 新颖、经典感的封面 该系列封面不与其他任何一版的封面相似,给读者一种头脑风暴的感觉,极具收藏价值。 2. 手绘彩插+高清照片 内页插图采用全彩插图与高清照片相结合的形式,既使内容显得更加生动、形象,又更加直观、客观科学。 3. 精准译文+随文注释 本丛书的译者均为当代青年学者,在各自专业领域均有不俗的造诣,准确地体现出了原著的本意和语言风格。随着时间的流逝,作者当时所写的国家情况有的发生了变化;一些西方儿童熟悉的典故,中国儿童并不了解,本书对这些地方做了必要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