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革命与当代认识论研究(2022)(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信息革命与当代认识论研究(2022)(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作者: 肖峰|责编:杨晓芳
出版社: 中国社科
原售价: 298.00
折扣价: 196.70
折扣购买: 信息革命与当代认识论研究(2022)(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ISBN: 9787522716763

作者简介

肖峰,重庆忠县人,现为江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哲学,出版学术独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技术发展的社会形成》《信息主义:从社会观到世界观》等22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30余篇,多部(篇)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

内容简介

书籍目录

导论 认识论研究的信息技术转向

章 认识论研究新范式:形成与推进

节 信息技术进入哲学和认识论研究视野

第二节 信息技术范式对当代认识论研究的新推进

第三节 新范式的认识论效应:以人工智能为例

第四节 新范式与认识论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就是认识论

第二章 认识对象:技术显现及其实在性

节 技术显现:当代认识对象的主导样态

第二节 技术显现的实在性

第三节 技术显现实在的复杂性——基于现象学的考察

第四节 从读脑到读心:心灵作为认识对象的技术显现

第三章 认识来源:网络获取与经验的技术性生成

节 网络获取:间接经验的来源方式

第二节 经验的技术性生成

第四章 认识主体:技术赋能与人机分工

节 人工智能与认识主体的属人性问题

第二节 技术赋能:认识主体的延展和重构

第三节 智能延展与人机之间的认识论分工

第五章 认识的本质:信息、算法与认知科学的新启示

节 强视角:从信息加工模式到计算一表征理论

第二节 具身认知及两代认知科学整合的可能性

第三节 互启互惠:认知科学与实践认识论之间

第四节 从自然化到技术化:认识本质研究的新融合

第六章 认识方式:源自I的差异和基于AI的分型

节 信息技术发展与认识方式的历史差异和现代特征

第二节 人工智能及其算法视域下的认知分型

第七章 知行问题:从脑机接口到延展实践

节 基于脑机接口的知行合一

第二节 延展实践:基于智能技术的实践新形态

第三节 “延展”和“人工”向度的知行关系与实践主体

第八章 知识观: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的新拓展

节 知识观的变迁及其当代形态

第二节 大数据:知识发现新模式与域境论知识观

第三节 人工智能:从知识工程到知识的意义

第九章 知识生产:电子网络介导的新特征

节 信息技术对知识生产的推进

第二节 当代知识生产的新特征

第三节 网络知识的评价机制——以维基百科为例

第十章 知识传播:从移动网到智能网的新通道

节 媒介中的知识传播

第二节 知识的网络传播及其特征

第三节 心联网:知识传播的新前沿

第十一章 知识悖论:信息技术对认知活动的双重影响

节 知识获取悖论

第二节 知识生产悖论

第三节 知识传播悖论

第四节 知识主体悖论:认识能力的进化与退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索引